说起拖延症,我想我有话说。今天是我在简书上写作的第二天,最开始的目标是记录下所想所思,后面是想通过文字记录提高自己写作能力,但在这之前我是想过无数次我要怎样去做好这件事,怎样把写作这回事坚持下去……思路、平台、目标这些都想好了,却总是迟迟没有实施。
最早想写点东西大概是在大学时期,也许是大学的氛围让我萌生起了文艺青年的忧思,想通过文字记录下那时候的感想,或许未来的我再回过头阅读时,会发现过去的我是怎样的奇思妙想,用文字去书写过去每个不一样时间段的想法以及记录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时光是我最初的想法。后来,则是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工作上涉及到了文章的编辑,文字类型也并未是书写校园时期的少女忧思喜乐,多数偏向于正式、严肃类型,那时又萌生了想要通过多看多写文章去训练写作时的思维以及写作上的速度。很可惜,以上两个时期我并没有付诸行动,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自我认为的虚假忙碌,推脱,总想着明天再开始,或者上班比较累不想动……这些理由有的是反反复复出现,也并不是限制我去努力,而是在自我认知上并没有急迫想要去改变某种情况,或者说是安于现状。
总想着说要改变,却从未用行动去证明;说要每天改变一小点,却从未坚持到最后;想着开始,却每次都在起点就开始退缩;有个很明显的现状,上班不管怎么累,我们却怎么都能起的早,一到周末意识到是休息时间总会有着无数的理由去述说着今天可以偷懒了,没事就一小会,一会又一会,一天过去就会发现什么也没做时间就又要到第二天了。这种情况是因为在我们认知里,上班等于生存,是生存的经济来源的必需品,当然家里要是有矿另说,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工作才会带来生存的资金,这个是推脱不了的。而休息是自由把握的时间,可以肆意放松,完全没有任何压力负担。看吧,这拖延症状还是挑着情况来的。
除此之外,加深拖延的还源于生活、工作上的平淡,让人没有想要改变的想法。当你没有从心底想要去改变一件事时,随着环境以及周边的人员心态影响下,你会觉得无所谓,大家都是一样。其实不然,你看到的或许是原本就是这种情况,或许是你所能看到的情况,然而背后每个人的努力其实是无从得知,对于努力了没有这件事,也只有自己才最清楚。
特别喜欢一句话“当下每一个想要努力的瞬间,都可能是未来的你在向你求救”,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是要在这个人世间走一趟,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都取决于当下的自己。
所以,当自己有着想要拖延,做着虚假的努力的时候,请拒绝,与我们本能的懒惰、懈怠和拖延抗争,也许过程是艰辛的,但那都是走在上坡的必经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