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多快三点隔壁的阿姨带着犹豫的表情过来,我问她送过了是吧,她说还没送因为还在睡觉,原来如此,看来阿姨有些没主意了。
我们两家的孩子在同一家幼儿园,因为中午不想在学校睡午觉,所以本来没什么事的我们都会一起把孩子接回来,接回来后NN基本上个厕所,吃些水果就上床睡觉了,一般能睡100分钟左右,准时两点我把她叫起来再一块去幼儿园。
阿姨说孙女中午不想睡,所以接回来在家玩一会儿,今天却午睡了,第一次。但是睡的晚1:30才睡,2:00该送了还没有醒的迹象,加上中午接的时候孙女告诉她说,不想一个人去幼儿园想让奶奶一块去,似乎有些不开心,所以阿姨就犹豫该不该叫醒孙女,下午让去还是不去。
我建议她,最好让孩子去,晚可以,但是一定要去。
该有的原则要给孩子建立起来,孩子没醒不说明孩子不想去,只是因为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孩子想让奶奶一块陪着上学也不一定是在学校有不开心的事情,正常情况下孩子上了两周对学校的新鲜感已经退去,想让家长陪同只是寻求一个心里慰藉。
现在来模拟推断一下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问题并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跟邻居家孩子没有关系,只是针对这种情况也让自己心中对孩子有更多了解,以加强自己对孩子的判断,下面都以妈妈和孩子称呼。
拿两个问题来说,一我想让你陪我一块去幼儿园,二因为没睡醒而不让孩子上学。如果这两种情况都得到了肯定的回应,也就是你想让我陪,我就想办法陪,你没睡醒就不上学。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有什么想法和相继的反应呢?
“今天学校又来了几个新的小朋友,老师只顾照顾他们都没时间教我们游戏了,也不能乱跑,真没在家里好玩,要是妈妈在就好了,也许可以让妈妈陪我一块上学,我让妈妈陪我玩什么妈妈就陪我玩什么,真是太好了。”结果看到妈妈来接的那一刻就略带落寞的说出了那句话。
“没想到下午妈妈送的时候,真的跟老师说进去陪我一会儿,我太开心了,早知道可以这样应该让妈妈天天陪我上课。”
“今天不想睡妈妈一定让午睡,结果一睡就睡过了头,下午妈妈就没让去学校,真好,早知道这样我天天都要午睡,早上最好也一直睡,上午都不用去上课了。”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没有恶意,我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他们只是没有自己的约束机制,没有自己的理智框架,所以他身边的你,就等于是孩子无形的学习框架,你对于孩子的事情所做反应的弹性和原则基本上就是孩子的全部。
我们的煞费苦心,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自觉的会成为孩子拿捏我们的砝码。孩子太小还不懂得感恩,她并不理会你的苦心,只是习惯性的一味索取。所以这种一味肯定的做法没有丝毫的意义,只会让情况越来越差。
下面我们来模拟一下否定的做法带来的一系列反应和后续的效果。
刚到幼儿园接到孩子,孩子就有些不开心的说:妈妈我想让你陪我一块上学。妈妈就说:为什么呀,是不是老师今天教了有趣的游戏你也想让妈妈学一学啊,宝宝最关心妈妈了,有趣的事情总是记得妈妈。接着孩子可能没有那么不开心了,如果没有其它孩子欺负他,没有老师惩罚批评他这些特别严重的情况,孩子可能已经心情大好,把之前的小情绪忘的七七八八了,接着还有可能说一些让他觉得有趣的事情。然后你们就建立了一个很开心的谈话氛围,你就是时候告诉孩子你的无奈。妈妈说:听你说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妈妈也很想去幼儿园,好想跟你的老师学游戏,好想跟你新朋友一块做手工,可是妈妈太大了,老师不让去怎么办?孩子看着你一脸的无奈,会很努力的帮你想所有他能想到的办法,比如他学会了回来教你,或者安慰你等你变小了再去上学,等等。
有的时候踢皮球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和思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强大,多么有爱心,多么想保护他爱的人。
所以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怕的是家长变得被动,一旦被动局面就会越来越糟糕,当然我本人并不是一个一定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十分乖巧不会提反对意见的家长,相反孩子的五花八门的想法和做法都非常让我欣赏和开心,但是做为一个园丁最基本的就是要把小树不必要的修剪掉,之后再任其发展,如果你不想你的小树和一颗杂草一样生长的话。
在一个充满未知一片混沌的世界,我们的爱就是他们的阳光和彩虹,我们的娇惯和纵容就是他们的灰尘和雾霾;我们的信念和力量就是他们的高山和碧绿草原,我们的拖沓和无原则就是他们被污染的水源和偶尔的洪水泛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