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五十六-西藏生死书

读书笔记五十六-西藏生死书

作者: 无用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9-30 17:55 被阅读0次

    《西藏生死书》是莲花生大师留在藏地的伏藏品,原名《中阴闻教救度大法》。对于佛教徒来说,这自然是一本死后如何获得解脱的指导书。但抛开佛教徒的层面,里面蕴含的深刻哲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有重大的意义。

    一:放松与没有恐惧

    在中阴身有几次获得解脱的机会,尤其是临终中阴的时候。这时候业力还没有体现,只要跟着佛陀指引的明光走,就能获得解脱。但这时候主宰我们思想和行动的意识,不是平时习以为常的外在意识,甚至也不是潜意识,而是更深的第三意识。我们在一生的时间里,如果不是一个放松和没有恐惧的人,那么第三意识也是无法放松和没有恐惧的。佛陀指引的明光有强烈的光强和声响,第三意识会由于惧怕而自然的错过这些指引,从而远离解脱。如果想做一个内心没有恐惧的人,放松是最重要的心法。而这个心法的训练,只能在生的时候进行,死后一切都来不及了。我们观察身边总是很放松的那些人,会发现他们生活过得很快乐,好像也没什么烦恼。其实每个人都知道放松的心态对于俗世幸福感的重要性,但很少人知道放松也是死后获得解脱的关键。无论从哪方面的意义来说,放松都是需要我们不断训练的技能。

    二:当下是根本

    当下的重要性已经不想再赘述,我几乎每一次的读书笔记都会写到。对于当下的领悟,最极端的体验应该是坦然接受失败。一个人性格的缺点,最终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坦然承认失败,输得也不止是金钱。如果事业方向选错了不承认失败,那可能耽误了无数好机会。婚姻选错了不及时纠正,那损失的可能是一辈子。修行如果不能坦然承认失败,就会狂妄而听不进善者的良言,这种损失可是要进入轮回的。人生的所有对或者错,都是世人的看法。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只是因缘和合中无常的具体显现,仅此而已。因此对了也没什么可以骄傲的,错了也没什么可以懊恼的,都是无常当下的真实存在。百分百完全的臣服于当下虽然很难,但这是生命修行的唯一路径。《西藏生死书》中写到中阴身能否解脱的关键,就是臣服于已经死亡这个事实当下,不要再悔恨留恋生前的东西,否则就无法解脱。当佛陀指引的明光来到,人们由于无法接受已经死亡这个事实,因此会产生各种纠结和徘徊。除了对生命本身以外,还有对世间各种名利和亲情的不舍,这些都会阻碍我们接受佛陀明光的指引,从而错过解脱的时间。可见,生命还在的时候不能臣服当下就不会幸福快乐;而生命不在的时候不能臣服当下损失更大,连解脱的机会都抓不住。

    三:磨难与挫折是升维的必经之路

    我们生活的地球属于南瞻部洲,是充满磨难的挫折的地方。除了南部,东部和西部北部都有人类居住,其中东胜神州永享安乐、西牛贺洲生活富足、北俱庐洲长寿延年。但是,只有生长在地球才有机会听闻佛法而获得解脱。解脱是需要对境的,而磨难和挫折就是最好的对境。其实抛开解脱与否,在俗世间生活我们的体验也是如此。一帆风顺的人生经历,很难培养出大成就者。看看历代的帝王将相,真正名垂千古的,哪个不是历经磨难九死一生。当我们回想过往的人生,那些最幸福的时刻也往往不是锦衣玉食的时光,而是那些在磨难中一边前行一边成长的历程。现在的父母,都希望给孩子留一份产业,让孩子以后少些磨难。其实这种做法可能真是害了孩子,还不如省下时间多陪孩子出去环游世界。成长只能经由自身经历和感悟才能获得,任何其他人都替代不了,留金钱不如留经历和磨难。我们听说过挥金如土的王思聪和亏光家业的李兆会,试问有几个富二代是成器的。只是没有大的成就也就算了,实际上富二代的生活幸福感也很一般,甚至得抑郁症的比例超过普通人 。如果把人生历程看做一部电影,磨难和挫折就好比是那些高潮或者反转的镜头,可为什么世人都想去体验一部平淡无奇的电影哪?!佛祖设置磨难和挫折,就相当于父母在历练我们,只有通过这些历练生命才能升维。人身难得,有机会经历磨难和挫折的人生更难得。愿世人好好珍惜,不要把磨难当成不好的东西想方设法去规避,而是要勇敢坦然的面对。

    四:生和死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问题

    死亡要面对的问题,本质上和生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简单说,都是要安住当下、体验生命一切的酸甜苦辣。酸甜要坦然面对,苦辣也要充满喜悦的接受。这个问题如果生的时候不能修炼好,那么人生就不会真正幸福,死亡的时候也无法解脱。所以古人说:“不知生,焉知死”。生死只是生命轮回的不同状态,就如同太极中的阴阳,总是相互交替又相互包含,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五十六-西藏生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bd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