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叶嘉莹先生所著的,一篇关于什么是好诗的论述,心中很受触动。
在一般人的眼里,只要是名家大师所写的,哪怕是看不懂,我们也会想当然的认为,那必定是好的。
有意思的是,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名家的作品和普通人所作的,皆隐去名字,再让大众评判,哪些是优秀的诗词。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因为这些评判,和真相是大相径庭。
那真是颇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意味。初学诗词,我们总以为,只要将句子弄得花哨华丽,便能引起人家的赞赏。殊不知,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最耐不得咀嚼的。
那到底怎样才算是好诗呢?叶嘉莹先生的论述,让我颇有醍醐灌顶之感。她说:"我以为,中国诗歌中最重要的质素,就是那份兴发感动的力量"。
在《毛诗·大序》中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意思是说:好的作品,首先要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你的情感倾注于其中,再流露于笔端,那是一气呵成的、自然而然的倾泻。不光写诗,所有的文学作品,皆是如此。
如果光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没有内在的气质与精神,那根本谈不上优秀。
我们在观赏风景时,假如光用眼睛去看,却没有用心去感受,那就只算得上简单的描写与复述,却缺乏内在的生命力。
所以说,诗的好坏,不必要非去寻找美丽的字眼,用合适的就好。关键是要拥有内在的生命张力。
学写诗词,于我来说,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要多读、多背古人经典诗词,注意日常的积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希望有朝一日,能有质的飞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