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到C,我们需要不同的B

作者: 放慢脚步 | 来源:发表于2016-02-24 19:57 被阅读373次
    从A到C,我们需要不同的B

    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拥有什么样的品格呢?
    坚强、善良、勇敢、有爱、乐观……

    如何能让孩子拥有这些品格呢?比如乐观。是孩子的基因已经决定?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或许人的基因能够决定部分的品格,而我越来越感觉到的是:成人、家庭、环境对孩子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

    有时候我们可能不知道某件事物、某个观念的存在,比如乐观是可以习得的、ABC法则……我们只是按照自以为正确的观念与的孩子相处、生活。那如果我们足够开放,对未知的知识抱有足够的好奇,学习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在生活中对孩子加以引导和身教,我想孩子习得乐观的概率也会增加许多。

    习得性无助

    1967年,塞利格曼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后来一位日裔美籍研究生在人身上做了类似的试验,把狗换成了人,用噪音代替了电击,得到了几乎相同的结果。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改变结果的想法是无助感的共同特征。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就放弃了各种可能,悲观的预言常常是自我实现的。

    “我永远都学不好数学了!”

    举个栗子,当孩子某次数学考试得了50分,回家后,沮丧地说:“我永远都学不好数学了!我是我们班最笨的人!”
    有的父母会说:“你爸妈的数学细胞少,看来你也不是学数学的料!”
    又或者干脆是朝孩子发一顿火:“你怎么那么笨,才考这么一点分!”
    这样的对话与解释风格,孩子八成就会放弃数学了。等经历几次强化以后,数学对于这位孩子,就像上面试验中的电击和噪音。

    解释风格

    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这种风格会对人的情绪情感、期望、动机产生重要的影响。解释风格有三个维度衡量:永久性、普遍性、人格化。

    比如上面例子中孩子某次成绩考差了,如果他认为是因为自己笨,这就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的解释风格,但是如果他认为只是因为自己这一阶段不够努力,就是暂时性、非普遍和非人格化的。

    那孩子是如何从父母身上习得解释风格的?
    小孩非常注意父母的言行,尤其是父母对情绪化事件的解释。小孩会问很多“为什么”,因为他们要得到对周边发生的事情的解释。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聆听大人对某一件事的解释,而在我们平常的说话中,大约每分钟都有一次解释,只是自己不自觉而已。孩子对这种解释会一字不落地听进去,特别是对不好的事情的解释。他们不但听,而且还会注意到这些解释是永久性还是暂时性的,是特定的还是普遍的,是你的错还是别人的错。

    ABC法则

    当我们碰到不好的事件(Adversity)时,我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不断想它,这些思绪很快就会凝聚成想法(Belief),这些思绪会变成习惯,我们不会意识到我们的这些想法。这些想法并不是待在那里不动的,他们会引起后果(Consequece),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这些想法的直接后果。它是我们放弃、颓丧或是振作、再尝试的关键。

    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老人告诉若菱: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或想法,结果就千差万别。

    举个栗子:
    有两位同事在说悄悄话(A),
    甲认为他们在说自己的坏话(B),会很生气(C);
    乙认为他们是在谈论昨晚的聚会(B),会很开心(C);
    丙认为他们是在谈论明星的八卦(B),会很不屑(C);

    “每一种情绪的后面,都是一个被强化、且蓄满能量的思维模式。而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我们的感受不是无中生有,不是由发生的某件事情(A)最终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对自己所说的话——即我们的某种想法(B)触发了相应的感受(C)。如果我们能把这个从A→C过程放慢下来,去觉察到自己的想法(B),那我们就有机会改变自己的感受(C)。

    ABC法则

    举个栗子,老婆由于工作要晚回家,让老公早点带孩子洗澡睡觉。当回到家后,却发现老公和孩子还在床上玩耍。(A)
    这时老婆马上就表现地很愤怒(C1),冲着老公和孩子一顿叫骂:“让你带孩子早睡觉,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难道这件事有这么困难吗?(B1)”

    那老婆如果能够慢下来,察觉到是此时自己的(B1)让自己产生了暴怒的情绪。那换个(B2):虽然还没有睡,不过现在也还不是太晚,看到孩子和爸爸相处这么开心。这样情绪可能会平缓甚至开心(C2)。


    回到孩子数学考试考了50分的场景,如果父母以及孩子的对于事件的解释风格(B)一直偏向消极甚至悲观的话,孩子只会更加自卑甚至绝望,更加不会去努力学习数学。

    如果将ABC的概念解释给孩子听,让他明白不是考了50分(A)导致自己的沮丧甚至绝望(C1),是自己对自己说“我是我们班最笨的人(B1)”才导致的沮丧和放弃(C1)

    换做积极的解释风格:“你这次没考好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好好复习准备。之前你数学成绩还可以,孩子,你可以学好数学的(B2)。”这样孩子的C2会有不同的感受。

    乐观可以帮助我们在面临不可避免的挫折和悲剧时抵抗抑郁;教给孩子乐观,也是教他认识自己,教他对自己的世界及自己的生活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不要消极等待、无助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从A到C,我们需要不同的B。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A到C,我们需要不同的B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ji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