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天#读书#
20190814
P213-P218
《诺贝尔经济学奖:合约的力量 》
【介绍16年诺奖的工作,合约理论。用合约限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已经成为经济学的基础建设,足以说明其重要性。其背后的要点需要理论研究,剩余索取权就是一例。合约理论对经济、政治、社会都有深远影响。】
P219-P224
《等待惊险一跃时做啥 》
【反馈很重要。生物学的反馈是自然选择,社会学的反馈是各种试错实验。用科学的精神从试点、利用新工具进行各种实验,同时懂得面对失败。对个人而言,绝大部分时间面对普通的生活要保持新鲜感,极少次能遇到人生重要抉择。】
《诺贝尔经济学奖:合约的力量》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两位合约理论大师, 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 和本特·霍姆斯特姆(Bengt Holmstrom) 。
“现代经济离不开无数合约”,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辞中写道, “由哈特和霍姆斯特姆创造的新理论工具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 制度及合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极有价值。 ”
社会合约包括很多不同形式的关系:股东与管理层;保险公司与车主等等
在1970年代后期, 霍姆斯特姆证明, 委托人(比如公司股东) 应该给代理人(比如公司CEO) 设计出最优合约, 因为后者的行为至少有一部分是无法观察到的。 霍姆斯特姆的获知原则(informativeness principle) 准确地表达了这一合同应该将代理人的报酬与其业绩相关的信息联系起来。 以这个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 霍姆斯特姆展示了最优合约怎样平衡激励与风险。
报酬与业绩结合。短期现金激励可能对长期目标不利。
在20世纪80年代中, 哈特为合约理论的新分支——不完备合约——做了开创性贡献。 因为不可能事先界定一个合约的所有可能结果, 不完备合约理论强调控制权的最优分配:合约的哪一方在何种情境下有权做出决定?
当你第一次看到霍姆斯特姆的理论创建, 可能不会感到多大的冲击, 因为它们今天已化身为无数企业特别是新兴企业的激励机制设计,早已成为商界的基础设施。 你越是感受不到它, 它就越重要。
越是重要,越感觉不到它。
哈特的三个贡献:
- 剩余索取权。(未尽事宜,更有权力的一方具有决定权,白纸黑字明确写出)
- 企业并购有效or无效?(取决于合并一体化的收益与成本,与事前投资有关。收购方有动力增加对于专用性资产的投资, 这是一体化的收益。 而被收购方预期要被收购, 因此减少投资, 这是一体化的成本。 如果成本大于收益, 则收购无意义。 )
- 公司融资。所有者无法完全了解管理层的行为,那么在股权和债权融资中, 应该尽可能选择对管理层有硬约束的那种, 也就是债权融资——做砸了就破产, 与子携亡。
合约理论对中国经济学界影响深远。 委托代理关系如何设计最优合约可谓中国经济转型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哈特本人也与中国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者有很深渊源。
《等待惊险一跃时在做啥》
猜数字,没有反馈是N/2,有大小反馈是logN
绝大多数创新都会失败。例如极少数基因变异会提升适应性,绝大多数变异无用或有害。
社会工程师首先要有的态度, 应该是什么东西只要没坏就不要修理。 治大国如烹小鲜。
但是, 光保守是不行的。 虽然为数极少, 但那些有用的基因变异、那些成功的社会创新, 是生物体和社会进化的关键。
问题是, 怎么把它们挑选出来?
第一节已经给出了答案: 靠反馈。
生物体的反馈是自然选择。
社会每天都有无数行为自发造就试错实验。
用整个社会做实验场, 代价太沉重, 归因不明确, 所以要试点, 在个别地方个别场合做试点; 并且尽量从随机受控实验方法中汲取营养, 以便将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都能搞明白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何在, 成功能否进一步推广, 失败能否总结出教训。 现在的绝大多数社会实验是成功不知所以然, 失败不知错在哪。
科学精神治国:
- 多做实验,尽量从随机受控实验方法中汲取营养
- 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互联网创造的新工具做实验。这不是大数据, 大数据是自然产生的杂多的信息, 它是大数据规模的随机受控实验, 对人们行为的了解更为精准。
- 会放手社会创新, 社会的自发试错不能停。
- 他会知道, 绝大多数社会改革会失败, 而那些试图通过改变人本身——改变其能力和世界观——的社会改革, 更是失败中的失败。与其直接去改变人, 不如改变激励与环境, 让人们自己去改变自己, 成功的机率会大一些。
对个人的启示:
与人挪活的逻辑相反, 惊险的一跃必须要少, 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微试验要多。 都是过日子, 你的新鲜度要高。 《心流》 (Flow) 作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建议你记日记, 不是那种流水账日记, 就记一件事, 今天你有什么新经验, 无论大小, 无论是见了一个陌生人, 谈到一个新主题, 吃到新菜式, 还是走了一条与往日不同的上下班路线。 了解你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从重复中抽离出来, 主动地创造变化, 从记下来这件事开始。
记录新鲜感占据95%。5%做好准备,应对重要时刻。
哪些是小变化? 哪些是大变化? 只能靠大拇指定律来判断, 大变化一是来得剧烈, 会改变此前的范式; 二是来得急, 像小行星撞地球一样突然来到, 你无法用日常的节奏行事, 等待自然的演化算法找出稳妥的应对之法。 对每个人、 每个群体、 每个社会来说, 哪些大转折属于你,是你个人的问题, 没有普适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