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生命始于三十岁,有人说生命始于五十岁。其实都不对,生命始于你不再取悦围观者的那一天。
里柯克在《琼斯先生的悲惨命运》中讲述了一个叫琼斯、年仅23岁的年轻人,由于“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因而不会说谎,同时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
也正是因为这些看起来十分美好的人格特质,却最终让他走向了人格分裂,以致失去生命的悲惨结局。
文中写道:
最后,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在他的假期的最后一天,他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脸带自信的美丽微笑坐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
他的灵魂从囚禁它的牢房挣脱而去,其速度之快就像被追捕的猫越过花园的篱笆一样。
看后,掩卷深思,感慨良多。
虽然文章有些夸张的成份,但是,却把那种违背自己意愿,取悦他人,纠结无比的人,透过笔端,展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唯唯诺诺,不能追随本心,使琼斯先生在一次又一次地说出“呃,我想我……” 时,在主人的热情挽留下,又一次又一次地留了下来。
琼斯先生的这种人格特质,让他自己备受煎熬,让他所拜访的人,也由开始的热情挽留,到后来的极其厌恶。
最终琼斯先生不但断送了一个月的美好假期,甚至连宝贵的生命也一并断送。
想起来真是悲哀。也许你会说,这也太夸张了吧,现实生活中怎么会有这种人呢?
或许是有些夸张,但是现实生活中绝不缺少这种人,甚至于比琼斯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琼斯先生只是用一个月断送了自己的生命,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穷极一生都在取悦围观者,从未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生命。
不喜欢的饭局,碍于情面,不好意思“say no”;不喜欢的人,没有勇气“say goodbye”;不喜欢的工作,没有力量向老板“say resign”……
还有许许多多,举不胜举。
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是堪忍,我们十分能忍耐:
拥挤的公交地铁,人声鼎沸,空气污浊,拥挤不堪,我们忍;
毫无道理、无休止的加班,踏着夜色,饥肠辘辘,冷风拂面,我们忍;
复杂的社会,拜高踩低,人性的狡诈虚伪,人生的反复无常,痛苦的接踵而至,我们忍…
生而为人,众生皆苦,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so,生命很贵,不应浪费。
你应该把时间留给重要的人,喜欢的事。其余的纷纷扰扰,让它随风而去就好。
几经浮沉,感悟到:生命始于初见的心动,并追随本心,一直保持下去。
这份心动始于初识的美好,始于久处的不厌,无论是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爱好追求。
趁着周末,停下忙碌的所有,等一等灵魂的脚步,让身体与灵魂同步,松弛一下禁锢的身心,不再取悦任何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看看书,写写字,打打球,游游泳,出去走走,感受自然的美好;
陪陪父母,闲话家常,做几个可口小菜,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家人围坐,灯火可亲,感受最朴实无华、真实具体的幸福。
从此刻,从当下,善待自己,并持之以恒。相信生命将与美好不期而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