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创】简述互联网“颠覆”传统产业之谜

【原创】简述互联网“颠覆”传统产业之谜

作者: 盘古创业首席服务员邝桂源 | 来源:发表于2018-05-06 19:18 被阅读0次

    作者:邝桂源      发布日期:2018-05-06

    近几年,言必“颠覆”、行必“互联网+”,传统产业(其实主要是制造业和商贸两个领域)的企业活的相当不容易,频频传出破产、跑路等传闻,更多的是制造企业关闭、数千员工下岗失业等等新闻。

    这一切,烘托出传统产业全面溃败,互联网将全面接管中国产业。在笔者接触的年轻人里面,多数人如是认为,无论是上学、就业、创业等,都会优先考虑互联网相关方向,虽然他们并不深刻理解何为互联网、何为产业,更妄论经济了。

    甚至,一批制造业和商贸业的企业主也加入了这个行业,一边宣扬传统产业无出路,一边身体力行转行。注意,是转行,不是转型!当然了,结果是没几个真的转行成功,钱倒是花了不少,原来的生意也无以为继。

    实际上,真是如此吗?互联网真的是无敌,真的是全面接管产业?

    先来看看“互联网+”都+了哪些环节。

    电商巨头,阿里、京东、苏宁、小米、唯品会、新秀拼多多等,从流通和零售环节切入,建立新的流通渠道,把现有产品卖给终端客户,中间把代理全部干掉,因此大大的降低了流通成本,给消费者更低价格的产品。

    服务巨头,滴滴、携程、飞猪、美团等,提供信息服务,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起到商家和消费者及时的信息传递和交互,加快和加大商品服务的流通,直接降低沟通和流通成本,给消费者直接的低价产品和服务。

    通讯巨头,微信、QQ、钉钉等,提供社交服务,帮助用户免费(低成本)交流。

    资讯娱乐,头条、快手、抖音等,提供信息娱乐视频等服务,帮助用户快速简单的获取资讯和娱乐内容。

    还有数不胜数的项目和服务,都是建立在“互联网+”上。分析一下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互联网+”项目和公司都不产生产品,而是建立一个交互平台和渠道,即所谓的轻资产。由此延伸的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数倍的资金和资源,来打通通往消费者(终端用户)的通道,快速掌握客户。

    举个例子,滴滴,本质上滴滴也是一家汽车服务公司,只不过是借现有汽车租赁公司、私人车主的车辆和司机。滴滴花了数十亿的资金,来进行市场营销和推广,以补贴奖励的方式,在极短时间里把消费者(打车需求)聚集在滴滴提供的服务平台上。

    在滴滴之前,市场上有很多类似的服务平台,包括电话约车、网络约车等,多数都是租赁公司、出租车公司自营。一方面这些公司没有能力募来大资本进行市场推广,一方面单个公司的行为难以获得竞争对手的认可。滴滴建立了基于所有车主(包括租赁公司)之上的服务平台(网络只是其中之一,也有电话系统),表面上不是租赁公司,不会跟现有租赁公司、出租车公司竞争,还可以给司机/车主带来更多收益。因此可以获得司机/车主的支持,也降低租赁公司、出租车公司的反感。

    再举个例子,京东,起步于3C产品的销售。从本质上说,京东与其他3C代理商没有任何区别。刘强东先生以自身的能力获得诸多投资者的认可,拿到巨量资金,以批量采购、包销、销售补贴等方式,获得厂家的低价产品、再以优惠的价格销售,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并不断以优惠活动来与消费者建立粘性和品牌认可。在获得大量消费者的同时,京东又以消费者作为筹码与更多厂家谈判,给出更大的采购订单、要求更优惠的价格,以维持给予消费者的源源不断的实惠,由此形成循环。

    在京东之前,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连锁3C店数不胜数,也有包括淘宝、Alibaba等网络平台。京东只不过是用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市场推广,以持续多年的烧钱模式来占领市场和建立市场地位,意图日后的回馈。

    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也有类似的案例,但是由于不是面向终端消费者(个人或家庭),其社会影响力相差很多,知名度也低很多。

    由此可见,其实互联网并没有也不会接管产业,更多的是在优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环节。说互联网颠覆传统产业,要么是无知,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再看一个例子,互联网造车,无论是风头正盛的特斯拉,特别是国内的蔚来、威马等,还处于PPT造车状态。看看特斯拉自2012年开始交付,迄今为止累计生产了25万辆汽车,有丰田汽车的支持下依然亏损,依然生产不顺。

    可见,生产制造领域,目前的互联网思维和模式完全不适用,IT领域和互联网领域的大咖在没有转变思路、没有扎实的生产制造团队的支持下,与传统产业抢生意只能靠忽悠了。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并不存在谁掌控谁的问题,传统产业更加是互联网的基础,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加速的工具。所以说,互联网颠覆传统产业确确实实是无知。

    那么为何还有那么多互联网大佬在宣扬互联网将颠覆传统产业呢?笔者可以肯定的告诉各位看官,这些互联网大佬绝对不是无知,他们是有目的性的进行布局,或者说他们真的想要颠覆传统产业,互联网只不是他们的幌子和工具。

    还是看互联网造车,这些新秀企业通过诸多概念、诸多大佬背书,获得了海量资金,完全有能力左右汽车消费市场。他们通过花钱做营销、做宣传、造势来获取个人消费者的眼球(1.0版的互联网经济模式),让消费者认为传统汽车企业已经不值得关注,燃油车不值得购买,间接冲击现有汽车企业的销售,同时获得产品预定(预定数量绝对注水)。然后以此来与传统汽车企业谈判,起码可以让传统汽车生产商作为代工厂,为其生产汽车(主要是电动车),这些互联网造车企业可以实现轻资产运作。

    不过,这些互联网造车企业应该会打错算盘,因为他们以轻工产业的企业,来类比汽车企业,是完全错误的。首先汽车生产单体投资要比轻工业项目要大得多,至少十倍以上的投资;其次汽车生产的技术、工艺要求、复杂程度、供应链等要比轻工业生产高出几个级别;再其次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严格的法律和标准制约,直接增加其生产和服务成本;最后汽车单价要比轻工产品高出百倍以上,使得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更高,缺陷容忍度更低。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的生产线磨合了多年依旧效率不高、即便交付了超过25万辆车依然高额亏损的原因。

    反过来,即便互联网企业进军轻工业领域,相信他们也不会直接参与生产环节,所谓每行有每行的门道和技术积累。生产环节绝对不会像做网络平台那么简单,其需要投入的固定资产沉淀、技术积累、技术团队磨合、管理团队完善、供应链建设、品控等等,每一项都会比单个互联网项目复杂。对于单个互联网项目,投入的无非是两部分资金:人员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而且费用可控,发现问题可以随时调整。

    分析了这么多,主要是要讲述一个事情,就是互联网可以通过烧钱来抢夺消费环节的市场,但是产品供给依旧需要传统企业。传统企业没有必要跟互联网企业竞争,因为互联网生来就是服务性的,传统企业只需要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灵动的运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人才等,来打通与消费端,减少流通环节、加快信息交互、提升服务,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

    关于传统企业如何运用互联网,另择文探讨。

    希望以上的论述,可以帮助一些盲目跟随乃至转行的企业,从根本理解互联网与产业的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简述互联网“颠覆”传统产业之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nu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