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日清晨,周围还是一片黑暗时,郑州师范学院嵩山学堂早已灯火辉煌。不到八点,门外已站立着八百余人,是什么事让这些人冒着严寒,站在这儿静静等候呢?
郑州师范学院嵩山学堂是心中的梦,是温暖学生的教育梦,是对教育大师的敬仰与钦佩,是对乡村孩子深深的爱!因为大会的第一天早上,我们将见到中国教育界一位传奇人物:他不是作家,却写出了几十本专著,影响了千千万万个教育工作者;他从未上过大学,却同时被几所大学,聘为教授、研究生导师;他不是专职演讲家,他的足迹却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等地;他从不留作业、不批改作文,能用二十节课教完两百节课的内容,学生成绩整体照样名列前茅。他是一位神奇的班主任,在他的手下,再乱的班级也能变好,再差的学生也能成才。他被誉为“穿着西装的孔子”,他就是著名的教育家、盘锦市教育局原局长、党委书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魏书生。
魏书生教授
当我们一行五人满怀敬仰之情步入会场,立刻被教育年会恭迎教育大师的氛围激动着。魏教授来了,我们见到了教育大师了!心中涌起了激动之情。在热烈的掌声中,我们多次被魏教授的风采和扬起学生自信所折服,为他激起学生学习乐趣和自信的各种方法而不由赞叹!
仰望教育大师,心系山村孩子
仰望教育大师,心系山村孩子 陕州实小获得一校一品寒梅奖 仰望教育大师,心系山村孩子
更让人敬佩的是,教育大会将授予魏教授教育大师证书时,三四岁的两个孩子给魏教授颁发教育大师奖和鲜花时,全场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魏教授不仅和孩子简短对话,表扬了孩子,还在颁奖后蹲下来,68岁的他一腿跪地一腿屈蹲和三四岁的孩子交流、合影。这一简单的动作,体现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尊重,更体现了他的思想:好好学习,好好生活,改变自己,超越自己,不攀不比,快乐自己。!
仰望教育大师,心系山村孩子这一说,这一跪,揭示了在他任局长期间,每年都要考入北大清华至少6个,最少15个的奥秘,就是因为他为教师服务的好,让教师把做对的事尽心尽力地做更明白,让学生看明白、说明白、写明白,让师生们的自信和快乐不断发新芽、发新枝,找到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和快乐。
如何让更多的人找到自信和快乐呢?魏教授告诉我们:1.找到并认可自己的优点。2.把优点变成习惯,每天给一定的训练时间,水滴石穿,日久天长,养成习惯,心中充满着自豪感和成功感,最后回归到光明的自我。3.享受优质习惯带给的快乐感。当把优点长处坚持做成习惯后,优点就会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制造快乐感,我们要学会享受这种快乐感,感受好习惯给我们生命带来的价值感。
作为实小教师,面对差异化的学生,如果让学生在一次次人为的挫折和打击下,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信心,饱受着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和折磨,因而学劲不足,没有了学习积极主动性,也享受不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整日消沉自卑,这样学生会有大的进步吗?所以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是我们教师应有责任和义务。
如果让学生从最简单的小事做起,从会的干起,找到学习的快乐、生活的自信,烦恼时找快乐,不自卑,不痛苦,不攀不比,超越自己,经常活在自己关照的生命状态,感觉学习是快乐的事,感觉比原来强一点、强一些、强一截,最后强很多,这样的学生还会不进步吗?
走过这教育年会的红地毯,代表的不仅是荣耀,还有沉甸甸的责任,更要有唤醒无数学生找到学习快乐的义务和胸怀!
仰望教育大师,心系山村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