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热点就是流量,就是金钱,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发现自己是一个非常不爱追热点的人。
仔细回想一下,这个特点,在中学时代就开始有所显现。比如正在上课时,教室外面突然传来说话声,或者是有人在上课期间突然推门而进,同学们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转头过去看发生了什么,甚至和周围同学小声嘀咕议论。而我基本是很淡定头都不会转,该干嘛还干嘛的那个人。
不喜欢凑热闹,这多少跟自己性格有关,不过细细想来,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的,以前也是很八卦很爱凑热闹的。
从什么时候转变,因为什么转变,完全没有头绪,只是心里给自己下了定义,是自己太有个性。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同事们喜欢三五成群的边工作边聊天,这其实都挺好的,只是当每天的话题都是网上热炒的段子或者新闻时,开始兴味索然。
这时候,我还是认为是自己的性格如此,慢慢发现周围同事也对此有所厌烦,特别是一个自认为生活小百科的同事,嘴里说的全部是网上照搬的内容,不等他开口,我们就知道他要聊什么。原来,大家都不喜欢。
到了自媒体时代,热点就更加倍受追捧,因为只有热点能带来流量,才能变现。
其实,这些都无可厚非,逐利而生是一种生活本能。
可我对于热点话题依然提不起兴趣。原来一直想不清楚原因,今天偶然散步时突然想到了。
热点是大众所关心的,而我们又习惯了直接搬运,而非从源头查找事因,当铺天盖地又类似的论调推向你,真相已经不重要,每个人就这样被裹挟着往前走,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
其实想一想,一个事件刚刚发生,就已经有各种定论和评判,贴好标签,像是一个你并没有订购但是准时到达的包裹,送到了你面前。没有时间思考,也没有时间考证,就已经天下皆知。
看一看最近的很多新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反转的事例就可以知道,对一件事,太早的盖棺定论是很危险的。
我不喜欢追热点,是隐约不想太早对一件事下定义,不想在没有任何考证和调查的情况下就被框住。
就像事情可以无限反转一样,对一件事太早评判对错,会有种被推着走,脚步悬空的不安感。与其这样,拒绝硬塞进来的海量信息,静下心思考,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