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浮躁的心,在喜马拉雅电台一段优美闲适的散文中,瞬间安静下来。回头想想,是读了太多偏理,偏方法,偏逻辑的书。一直以为,文学这种东西,虚幻无用,如今明白,怕是误解了。理科是办法,文科是心法。
理科在外,应对生活工作;文科在内,让你纵使惊涛骇浪,仍然波澜不惊。一个,给人面对问题的睿智;一个,搭建乐观从容的基石。理科和文科,缺一不可。理科是办法,保护文科的柔美。美丽,而不至于立于险境。文科,保护理科的刚硬,披荆斩棘,俗世烦扰,仍内心坚稳。刚柔并济,阴阳调和,这不就是生存发展的道理吗?
有的人可能会说,文学,美,确实美,可是美好的东西能有那么大的力量?其实是有的。想想,多少人不是败给了敌人,而是败给了自己?败给自己内心不够强大,内心慌张,善良宽容不够,失去了理性,失去了自制力。
前日有人问,佛经怎么在生活中应用?其实学佛,学的也是心法,不是办法。它的力量,在于精神上,心灵上的伟大,无形无影,却有撼动山河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一个人的。用心法,来解决办法的问题,就算再大力,又有什么用呢?其实不止佛家,道家经典、儒家、基督教、文学艺术、美术,包括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教条,都是如此。
我一直觉得,美和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艺术,都是创作者灵魂的精华,最能体现创作者的灵魂。接触好的艺术,就如同和美好的灵魂对话,久而久之,自然得到熏陶。反之,经常接触不好的东西,当然也是会受影响的。只注重办法,而忽略心法,是不对的。
写这篇文章,也是分享自己的经历。如果心生浮躁,力量缺失,做事慌张,不妨多接触一些美好的东西,还有心法的东西。多接触美善的事物,整个人也会渐渐被带动起来,在美好中,多一份精神的充实,也多一份处事的从容淡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