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这样的人,其实不过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并不可取。
此处的“小人”,并非是现今所指的人格低下的卑鄙小人。这里的小人指“见识肤浅”的人。
其原文是这样的: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孔子说:“做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士了。” 子贡说:“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 子贡说:“敢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今天,我们常常把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当做是孔子提倡诚实守信的例子来讲,还有人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还有人把它写下来贴在墙上。可是事实证明这是个大笑话,断章取义怎么会理解真正的意义呢?孔子不但不提倡“言必信行必果”,反而还把这种人称之为小人,是值得鄙视的人。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出自《论语》
这句话是孔子说自己到了七十岁时,就可以达到:跟随自己的心意行动,但不会逾越规矩的境界。
孔子虽能实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但并不等于孔子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抱负;同时,在现实中,即便没有实现理想,也并不妨碍孔子实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应需而已,原本的历史实难窥见,管中窥豹。传统的儒被裁剪的已不是本来的面目,但是,真的东西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史会记得孔子、孟子等担负责任履行使命的人。
孔子的智慧、坚定和达观,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