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我发展心理学》(9):论父亲的重要性

《自我发展心理学》(9):论父亲的重要性

作者: 想当个咸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5-14 13:36 被阅读0次

文/柳姑娘

备注:这是武志红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内容来自得到,柳姑娘记录与整理

模块引论:家庭是社会关系的原型

父亲、母亲和孩子,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三元关系,这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原型

现实世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三元关系。所以,一个人需要学习如何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既能展开自己的竞争欲,又能与人合作,还能掌握各种分寸。最初的三元关系,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孩子可以充分去学习,这是孩子进入真实社会前的一个重要的演练场。

竞争与合作

3—6岁的这个阶段,或者说家庭港湾的这个阶段,孩子需要完成的是竞争与合作,和对规则的遵守与挑战。


32讲 不同的爱:与父母的关系象征着什么?

荣格认为,母爱指向融合,父爱指向秩序;女性天然是情绪化的,男性天然是重逻辑的,

父亲的存在,可以撑开母子关系,让孩子活在三元世界中。

在共生期,孩子与母亲彻底融合,这就像是一个圆,这是一元世界;

分离与个体化期,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就像是一条线,这是二元世界;

三岁后,孩子进入弗洛伊德说的俄狄浦斯期,这时的关系世界,就像是一个三角形。如果没有父亲的存在去撑开,母子关系的分离就有可能会失败,又退化到一元世界,母子彻底融合。

——父亲是外部世界的象征


33讲 竞争欲:为什么说父亲是所有敌人的原型?

父亲是所有敌人的原型:孩子最开始是与母亲共生,父亲是在三岁之后开始发挥作用的,而父亲的插入,会让人觉得是打扰了“我”与母亲的共生

爱恨的表达

二元关系是相爱相杀,三元关系的爱恨可以绕弯

鼓励竞争欲

自恋是人的根本属性,每个人都想在力量维度上充分释放自己,所以天然地想和任何人竞争

父亲就是要让人感受到“敌意”,让人感受到爱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孩子的竞争欲。而父亲的存在有一个重要意义:承载并化解孩子内在的敌意



34讲 制定规则:为什么关系中需要“神圣第三方”?

父亲这个第三元,是以规则的形式存在的

两种规则:

母亲的规则指向细节,希望什么都按照她说的来

父亲的规则指向重要节点,常是模糊的、粗糙的

当规则清晰时,人们都知道分寸和边界在哪儿;当规则不清晰是,边界也是模糊的甚至混乱的,会产生很多焦虑。

基本公平的神圣第三方规则

要想真的形成三元世界,规则就必须有一个特点:基本公平。

让活力流动

规则很重要,但是规则的本质是为了让活力流动


35讲 更大的世界:父亲如何在母子关系中发挥作用?

举例:丈夫在成年之后,还要和妈妈睡一个床——没有完成与母亲的分离,其本质也是爸爸的角色作用不清

家庭雕塑:

这是一种家庭心理治疗的模式,

方法是这样的,让家庭中的一位成员扮演导演,来决定其他家庭成员的位置。这个其他家庭成员,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由其他人扮演的,甚至可以用物品代表。

治疗师可以通过看家庭成员摆放的位置、距离,摆放时的肢体动作等等,来观察这个家庭里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家庭成员来说,通过这种把关系视觉化的方式,可以审视自己的关系模式、沟通模式等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发展心理学》(9):论父亲的重要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rc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