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晓婧打卡
阅读内容 29-37
一句话总结:
让孩子在家里感到安心,让家庭成为我们的骄傲和进取的源动力。
几点收获:
1 感谢孩子给了我们“第二人生”。
有了孩子,一切的动荡不安开始沉淀,生命有了根基和这个社会也有了关系。有了孩子,我们需要去重新发现,重新认识重新学习,感谢孩子给了我第2人生。
2 不要让爱成为负担——总是凝望孩子的母亲,会让孩子害怕。
真正的爱和教育是双方的共同成长,父母和孩子同样也是如此,亲子之间应该是互相陪伴,互相扶持,无条件的牺牲,只会导致不必要的执着和空虚。
当我们总是把目光投给孩子,孩子感受到的不只是爱,还有沉重的负担,孩子并不喜欢这样。如此还会使得孩子过度依赖父母,孩子过度依赖父母,那一遇到困难他就会责怪父母,而不是从自己的身上去分析原因,也不会培养出孩子的责任感。也就是说父母以爱为出发点的过多关注,往往会导致孩子离成功和幸福越来越远。
时刻要记得孩子给了我们第二个人生是为了丰富我们而不是剥夺我们,如果我们因此而放弃和牺牲的太多,会违背了孩子最初来到我们生命当中的意愿。
作者提到,与时刻凝望孩子的母亲相比较,如果母亲“有时忙碌起来,没空管自己”,如果母亲“除了在家之外,在其他地方也很热情”,这样的孩母亲会让孩子觉得更加的亲近,更值得尊重。
如果父母在自己的事业上做出了不错的成就,他们的孩子自然会把父母当做榜样,去获取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3 让家庭成为我们的骄傲和进取的原动力。
作者提到:真正的东方式价值观,是让我们在家庭里感到安心,让家庭成为我们的骄傲和进取的原动力。家庭是一种回归,是我们的根基所在,不过遇到任何困难家庭是支持我们走下去的力量。
这是东方式价值观本来的样子,然而今天的我们却忘却了传统的东方式价值观的核心所在。甚至有很多家庭是冰冷的,是让孩子害怕的,甚至有时父母们也不愿意回来的这样一个地方。
那为了回归东方式的价值观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儒家经典,结合现代社会现状慢慢浸润,慢慢回归。
4 亲子时光是很有限的时光。
父母能够给到孩子影响的时间不是很长,所以在孩子离开家之前,父母应该尽全力的去培养。
很早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说父母能够给孩子的影响能够持续到什么时间,很多人说可以持续到20岁;也有少部分特别认真的人说,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只有孩子人生最前面的6年。
这孩子出生以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便开始发生了,甚至在怀孕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对孩子的影响,0~6岁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多的一个时段;进入学龄期之后,那对孩子影响最多的逐渐的从父母转变成了老师;到了青春期对孩子影响最多的人又从父母老师转向了同龄的伙伴。
本书的观点是,在20岁前后孩子就要独自开拓自己的人生了,那么也就是说在孩子20岁之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所以一切都来得及,无论我们的孩子是否已经出生,无论我们的孩子现在是否已经进入了学龄期,甚至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我们对孩子的影响都还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5 关于孩子对父母的回报。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东方根深蒂固,然而,培养孩子是做父母的责任,责任尽完,安心就好,至于回报,那是孩子的事儿。
换个思维就会豁然开朗——养育孩子的过程,孩子在身边的日子就是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因为作为父母我们都因为有了孩子而倍感幸福,孩子带给我们生命的安详和愉快是其他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这就是孩子给我们最大的回报。
一小步行动:
和艳丽团购论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