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心理学在小说写作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学在小说写作中的应用

作者: 时光流淌 | 来源:发表于2023-09-06 19:59 被阅读0次

    文/时光

    今天的内容是今晚在春风简书会员群开展线上分享的讲述稿,也是我第一次尝试着去整理心理学知识,思考心理学知识在小说写作的应用。内容很浅显,也仅仅是一家之言,不过确实花了一些时间和心思,那就分享出来做个纪念吧。


    01 

    选择分享心理学相关的内容,是因为我曾经有过两三年的心理学学习经历,当时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去上海师范大学参加了比较系统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然后是先考了三级心理咨询师,之后又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

    拿到资格证书后,也利用网络媒体在业余时间开展过线上心理咨询。后来因为工作和家庭角色的需求,我暂停了线上心理咨询工作,但心理学一直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领域。

    把话题又聚焦在了小说创作这个应用场景。是一堂课给我的启发!我是去年四月份入驻了简书。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会写故事和小说。后来懵懵懂懂地尝试去写故事和小说,也有了推文,目前最好的成绩是榜二。但我依然不太明白到底故事和小说之间有什么区别,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LP理事会读写营的培训。铁鹰老师有堂课就讲到了这个问题,因为这个话题完全戳中了我的兴趣点,所以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铁鹰老师的大致观点么说,写故事的焦点是事,是围绕着故事来展开。描写的重点是这个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目的是把故事讲清楚。而小说呢?它的核心在于小说人物的塑造。也就是说,写小说首先是要去要去创造小说的人物角色,再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当中去活动,最终产生一系列相关的故事,再通过这些故事去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所以故事的价值在于把故事讲精彩,小说的价值在于把人物塑造的成功。

    基于这样的一个理解,我就开始思考,人物的内核是人格,是人的心理。那么心理学知识在小说的创作当中应该会起到一定的赋能作用。这也给了我动力和信心去梳理和分享一点点心理学的知识,来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些心理学知识在小说的人物塑造当中的应用。

    当然,我也有我的一些顾虑,毕竟我在小说创作和心理学这两个领域其实都还是门外汉,只能说有一些心理学知识的接触和有一些写作的行动。这就注定无论这个课题听上去多么华丽,我的分享一定不会特别的深入,也不能够代表的权威。所以,我对今天分享的定位就是——我按照自己在创作小说的过程当中的感悟,把我曾经学过的心理学知识,摘取一部分我认为可能有用的进行分享。抛出一块砖,给到大家些许的线索,如果大家觉得这些内容对您的创作有价值,可以去沿着这个脉络去进一步深入的学习。


    02 

    回到今天的主题,我初步梳理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想去探讨一下人格。如果说小说的关键是去塑造一个人物,而人物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人格。那么我们可以先去理解一下人格,以便于在小说人物塑造的时候可以先勾勒出一个人格的基地,使得小说人物不漂移。第二个是关于人格发展的话题,理解人格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知道人生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以至于我们可以对标主人翁的人生阶段,围绕着主要矛盾来展开。第三是关于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我们在写小说的过程当中,小说人物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当他经历一些人生中的大事的时候,他是什么样一种反应,你如何去把他的这心理反应刻画的真实而深刻?这就与我们理解心里防御机制有关系了。

    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话题——理解人格与小说人物的塑造。

    在此之前,我想先简单的分享一下关于人格的一个概念。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心理学家都会对人格进行过定义。但因为心理学是一门人文科学,不是自然科学。所以在人格及相关心理学概念的定义上,并不存在标准答案。现在我们分享的定义,是编写教科书的作者,他综合心理学大师们关人格的定义,给出的一个参考。即,人格是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意向、行为的独特整合,是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根据分解,人格具有三个层次,还有整体性、稳定型、独特性和社会性四个特点。

    分享人格的定义和这一张PPT的内容。我主要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人格是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这就意味着,我们去塑造一个小说人物的时候。首先他是独特的、唯一的;其次,这个人他的人格是稳定的,他在今天或者明天,面对相似的事情时,他的决策模式、他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再次,他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我们去描写个人的时候,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以及语言也好都能很好的表达他的内心。如果我们都做到了这几个方面,那我们的这个人物塑造就会不漂移。

    有了塑造一个什么样人物这样的概念后,我们肯定又产生了一个疑问——那要怎么样才能做到呢?有没有一些心理学知识可以提供这样的参考?基于这样问题,我想再简单梳理一下心理学大师们在人格研究方面的观点和理论,给我们一些知识链接和启发。今天我们就简单的说说最有影响力的三位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关于人格研究的核心观点。

    说到人格的话题,就不能不提到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也是精神分析流派鼻祖。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体系,不仅仅对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而且对心理学科以及心理学科以外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所以被人们也赋予弗洛伊德主义的称号。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理论是研究人格的基石。

    我们先了解一下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假设个体有三个“我”,构成了其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人格系统。其一是“本我”,它是人格中与生俱俱来的最原始的部分,是个体各种本能欲望的代表。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我行我素,张扬任性,要求无条件地即可满足。第二个是“超我”。它实质上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制观念在个体内心的反应。所以它是按照理想原则行事。克己为人,洁身自好,监督自我,遏制本我。这就有点像我们古代理学家们修身养性的目标——存天理 灭人欲。上述的两个“我”属于两个比较极端。但他们都不能直接与外界接触。这就有了第三我我——“自我”,自我实质上是代表其身后不能露面的本我和超我面向社会大众呈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形象。这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就是如果本我和超我之间,他能够达成相对的统一和谐,那么这个人他就会比较轻松,也会比较健康。但如果自我和超出处于极端矛盾中,自我就会处于一仆二主的窘境,个体也会出现矛盾纠结,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很多心理疾病。

    我觉得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于我们的意义是,让我们了解每一个人,他其实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他具有非常现实的、渴望即刻被满足的原始欲望或者说原始本能、动物性等;也有超越自我的,甚至牺牲自我的自我实现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人家会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天使,一念魔鬼。所以我们在理解人性的多面性以后再去塑造小说人物,就不会去塑造一个绝对性好或者绝对坏的单面人。

    除了在人格结构理论,还不得不提一下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提出了潜意识这个概念的心理学大师。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意识是有三个层次的,他把人们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比喻成冰山,那么冰山之巅就是第一个层次——意识。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外在的环境中的综合察觉。

    意识的下面是前意识,它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是最接近意识的前沿部分。比如说我们经常会有的“舌尖效应”就是前意识的表现。就是说,有时候我们碰到一个人,感觉他的名字就在我们的舌尖上呼之欲出,但是就是想不起来,这样一种现象。

    第三个层次是潜意识,也称为下意识。是介于前意识和无意识的中间地带。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研究的重点。他认为这个中间地带既蕴含着各种为客观现实所难容,甚至所不容的而被从意识中压抑下来的本能欲望和思想情感。也包含个体自己不愿意回顾的早先经历和心灵创伤。在一定条件下,比方经由梦境、经由失误被觉察到。这也是弗洛伊德进行心理治疗的核心。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小说创作时,通过梦境描写、人物行为去表达人物内心隐秘的思想和情感。打个比方,假如我们要描写一个人在工作中处处受挫,他不得不去工作赚钱养家,但他内心深处又特别排斥这个职场,那他可能就会出门老是忘带钥匙。或者闹钟出问题等等,这些行为都能表达他本人的对工作的抗拒,以此类推,我们可以通过小说人物的这个行为去表达他潜在的一些内在需求和矛盾冲突。

    因为时间的关系,后面两位心理学大师的观点我们就不去展开。我想特别强调的一个是荣格,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也是弗洛伊德早期内定的学术继承人。但后来因为学术上的原因,他们俩是闹掰了。从弗洛伊德的角度来说,他觉得荣格背叛了他;从荣格的角度来说,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他不能完全认同弗洛伊德的学术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荣格很出色地发展和完善了精神分析学说。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贡献是,荣格提出“集体潜意识”的概念。他认为,在人的这个意识层次里面,影响一个人心理行为的,除了弗洛伊德的三个层次外,还有一个流淌在人类基因当中,属于集体共有的潜意识,这一观点是得到学术界公认的。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民族性甚至是人类底层的共性层面。作为文学创作者,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深入研究。

    关于人格理论的最后一部分,我想分享一个更友好、更实用的内容——人格类型。客观来说,我们刚刚分享了那么多内容,其实只是让大家对人格、对人的心理有一个印象,这些内容虽然很重要,但如果要真的动起手来塑造一个小说人物,还是会觉得无从下手。所以我感觉有必要去补充一两个典型的人格类型模型。当我们想要尝试去描写一个小说人物的时候,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到模型中去找一个原型。

    今天,我重点分享两位心理学大师的人格类型模型。第一个是荣格提出人格类型模型。如图,荣格按照内|外向和思维、情感、感觉、直觉两个大的维度,将人格类型划分成了8种类型。参考荣格的人格模型,我们在创造的小说人物时,可以根据角色需要从中选择一种类型。比如外向思维型,这个角色的整个思想会比较追求客观事实,他不太会收到内在情绪情感的困扰。我在看到这个人格类型时,感觉我的偶像王阳明先生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外向思维型人格的人。

    除了荣格,还有一位在人格类型研究中非常具有有代表性的杰出心理学家——艾森克。可以说,艾森克对人格类型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了,他研究影响人格特质的因素时,结合人的机体、神经系统功能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这与他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者抑制的强度有关系;一个人的情绪的稳定性,又跟他的植物神经有密切;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又与他的精神质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研究艾森克提出了他的人格类型模型,同时也发展和完善了配套的人格测评工具。

    同样的,这两个模型都可以用于我们在小说任务塑造时对人物性格的勾勒。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避免塑造一个既内向又外向、既稳定又不稳定、及感性又理性等分离型人格的人。除非我们是心理学大师,是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去塑造一个奇特的人。


    03

    刚刚我们花了一些时间来去探讨人格的概念,试图通了解人格的内涵、特点、构成和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类型,让我们在写小说和塑造小说人物的时候,可以有一些心理学知识参考,帮助我们去塑造稳定而统一的人物角色。

    接下来呢,我们会进入第二个话题,聊一聊人格发展理论。为什么我会挑选这一部分来分享呢?主要原因是,通过对人格发展理论的了解,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发展和完善他的人格。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一个人碰到的主要问题,面临的主要矛盾都不一样。这就可以帮助我们在写小说的时候,理解小说人物当前人生阶段的主要心理特征和主要矛盾,从而更好地去构思小说情节。

    人格发展理论是人格研究的一部分,他是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人格——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不同的年龄段,分析研究每个阶段人格发展重点和养成方式,养成会获得什么品质,否则会怎么样。大部分心理学家,他们的研究都会聚焦在青春期之前,比如弗洛伊德就把人从出生到青春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分析不同阶段人格的重点,以及成功或不成功的影响。这可能这也是因为在人们都有一个思维定式里面,觉得成年以后基本上人格就定型了。后来有一位心理学家叫埃里克森,他把人格发展的研究拓展到了人的一生,把人的一生分为了八个阶段,然后去分析和研究不同阶段人格的人需要去要完善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特征。

    对人格发展早期的研究,其核心价值在人格培养,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孩子的培养方面。但这显然跟我们小说创作的这个场景不相符,所以今天我不会去讲早期人格发展的这一部分。而是挑选两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及其心理特征来做分享,看看我们是否可以结合这些心理特特征来构思我们的小说情节。

    我们先整体了解一下埃里克森八阶段的人格发展理论。我们看看群里的这张图,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了这八个阶段,第一阶段是0到1岁,也有可能是零到1.5岁。人格发展理论的各阶段是存在交叉模糊的,没有那么精确;那第二阶段是1到3岁,第三阶段是3到6岁,然后是6到11岁,12到20岁,20到24岁,25到65岁,以及65岁以后。

    我们会看到啊在人生的不同的阶段,都会面临一组矛盾冲突,这也是我们要去解决和面对的心理冲突。如果发展的好,就获得一些成功的品质。否则的话,就会有一些不成功的品质。跟早期心理学家的研究是比较接近的,埃里克森其实也是更关注人格早期的养成,所以我们会看到,前面六个阶段划分得很细,后面就粗狂了很多。

    埃里克森的八个阶段理论中,前面六个阶段在孩子的教育上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但他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将对人格的研究延展到了人的一生,虽然划分的比较粗犷,但对于成年人的人格发展的关注、心理特征的研究都很有意义。其中,埃里克森对于65岁以后老年人的研究,特别值得我们去关注。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对于老年人生活与身心的关注,必然会成为个体、家庭和社会重点关心的课题。作为热爱文学创作的我们来说,我感觉这也是我们需要去关注和关心的问题。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们亲爱长江边姐姐就写过一篇小说叫《落日悲歌》,专门去探讨了留守老人身心与生活问题。

    在埃里克森的研究中有一个比较核心的观点就是:随着体力和心力的逐渐衰老,包括健康都每况愈下,老年人在与病痛共处的同时会有深深的无力感,又在慢慢退出社会生产活动后,价值感也会逐步流失,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做出心理调整。接受现实、接纳自我,如果这一阶段的人格完善成功,就会获得超然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和死亡,成为人生中的智者;相反,就可能会在绝望中扭曲,变得自私、偏执、不可理喻等。

    关于老年人人格发展的研究,埃里克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他就指出,老年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儿童的信任感形成。所以他的八个阶段理论是首尾相连的一种生命循环。

    除了埃里克森的人格渐成说,我们不得不提到荣格的中年危机说。荣格真的是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他不仅发展和完善了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理论,研究人格类型,同时他还是第一个提出了中年危机学说的心理学家。他发现人到了中年,是第一次开始去决定生活意义的时期,因为这一阶段,人的身体机能开始下滑,事业发展也逐步成型,碰到天花板,难以再创高峰。所以这个阶段是人生中比较痛苦,幸福感也是最低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人需要从向外求转向向呢求,他们会更加关注内心世界,对文化和精神世界的要求要比自我表现的冲动要多的多。

    荣格提出的这种心理转变和心理诉求,是从理论和健康人格的角度去的输出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在每一个人进入今中年以后,在面临中年的困境,他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如果他真的能够从向外求转向向内求,这是一种成功的、成熟的标志。还有一些人,他是选择代偿,选择回退,选择逃避。于是,中年危机也常常会伴随着婚姻危机、情绪危机和健康危机。

    回到小说写作中,首先我们可以对标小说人物所处的人格阶段去构思人物心理,其次,我们可以从特定人生阶段去构建人物矛盾,构思故事情节。


    04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谈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也叫挫折反应机制,既人在面临挫折的时候的心理反应机制。它是由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首先提出的。然后又经过后人不断的补充完善。直到今天呢,已经发展出十多种特定的心理防防御机制。

    我们之所以想花一点时间来聊心理防御机制,是因为小说写作的时候,小说人物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他碰到重大负性事件,面临人生挫折的时候,他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和应对措施?我们如何生动深刻地去刻画人物细节?这就与我们了解心里防御机制有一些关联。

    介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重点聊聊四个小说写作中可能会比较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第一个:否认,否认就是说一件事情发生以后,因为它超出了当事人的心理承受范围,所以他不合逻辑地拒绝接受这个事实,从而减少突入起来的挫折感和焦虑。

    就比如说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小说叫爱情无解,我的主角苏醒醒,她一出出场就碰到了一个非常大的负性事件,他的丈夫出车祸去世了。而且他们曾经是一对特别恩爱的中年夫妻,我在这个角色的心理刻画上就选择了否认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描写她拒绝接受这个事实,认为她只是在拍戏。所以最初她没有强烈的情绪的爆发,而就是很机械式的去履行一个妻子面对亡夫的一系列的程序。

    然后,等她忙完丈夫的身后事,一个在夜深人静下醒来,开始去觉察和尝试接纳这个事实时,才感受到剜心之痛一点点辐射开,之后她有在不同防御机制间切换和适应,直到一寸一寸爬出深渊。

    第二个心理防御机制:投射,就是一个人把他内心不被这个社会所接受的一些欲望和想法压抑在潜意识里,当压抑不住的时候,他就把它臆想成他们的实际表现。之前我在学习心理咨询时就接触过一个这样的个案,有一个高一的女孩子指控她的物理老师对她图谋不轨,意图要非礼她。后来在心理咨询师的治疗和帮助下,才发现是她自己正处于青春期,性意识正在萌芽,可是她出生在一个偏远保守的农村,她从小就会到村里人指责某某某不守妇道,某某某道德败坏。她妈妈更是从小就告诫她要洁身自好。所以在她看来,一个女孩子开始有性意识是一件为人所不齿的事情,为此她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之后就启动了投射机制,认为是周围的男性对她图谋不轨。

    在小说创作中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的小说人物存在强烈地,在他的认知中不能被社会所接纳,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需求和想法。我们就可以采用投射的心理机制。来帮他去表达这样的一个内在诉求,构思这样的矛盾冲突。

    第三个:逃避。它是指当一个人在碰到挫折以后,他会有意无意的逃离或者回避引发挫折的困境。比如说有的孩子他学习成绩不好,他没有在学习中得到成就感,可能就会通过网络游戏去获得这种成就感。又比如说一个人在工作当中不顺利,他就去幻想奇迹,想象有一天有一个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又或者有的人呢,他会把挫折转移到肢肢体上,他坚信自己生病了,其实他很健康,或者说他去医院,医生是检查不出来他有什么问题。但他就是觉得自己生病了,无法履行他想逃避的责任了。特别要强调的是,这种保逃避的心理防御机制不是当事人有意为之的。都是发生在潜意识层面,所以我们不能意味去指责他。

    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形成的现象可能在我们去塑造小说人物的时候,可以去丰富一些细节的时候,起到一个点睛的作用。

    最后一个想去分享的就是退行。就是说人在碰到重大的挫折以后,他就会采取一些幼稚的,早期出现过的行为方式来去对抗现实的困境。比如说。有的人他特别痛苦的时候,他会躺在床上或者地方,整个蜷缩起来就好像回到了妈妈的子宫里面的那种安全的状态,这就是一种退行的表现。还有我们经常会在自媒体、新闻中看到有些妈妈,她的孩子出了事故,她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甚至边哭边打滚。这种类似三岁小孩子的行为,就是一种退行的一种表现。所以,当我们基于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去描写这样的场景时,我们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再用我们的才华把它刻画和表达出来,会让作品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心理学在小说写作中的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vk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