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2(静心而论1706):
奇迹问句的使用(二)
——《尊重与希望》第2期读书营第12天打卡
使用奇迹问句探究奇迹发生后的多种细节,怎么让当事人更具体详细形象的描绘各种细节,哪些表现,做什么,周围的人会注意什么,会有什么影响等,在奇迹下与现在相比会有哪些不同,哪些表现,一旦当事人跳出来这种思维之后就更有力量,信心,希望和方法,这些方法也可以为现在所用。
使用奇迹问句的时候,聊细节相当于在当事人的大脑中预演了一次;复述关键词,能起到暗示强化的作用,会使他停留在未来愿景的描绘和想象中。通过探讨奇迹问句,奇迹发生后的愿景,会让他知道他想要什么,其实已经拥有了什么,接下来可以做什么等。
在当事人能回答奇迹问句的细节时,我们要专心的听他的描述:奇迹发生后会有哪些不一样?那个时候的你会怎么处理现在的问题?别人会发现你有哪些不一样?别人会因为你的不一样会有哪些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对你的意义影响是什么?你之前是否会出现过这些不一样?怎么出现的?接下来你可以做点什么让你去实现这些不一样?
在获得奇迹的愿景之间后,我们接着用评量问句继续整合与引导,链接过去,现在和未来;与当事人探讨,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希望你的分数有什么变化?他在回答奇迹问句的愿景细节图像的过程,将可帮助他预演一次未来改变后的美好愿景,会带来他信心和改变的动力。
如果在运用奇迹问句询问时,当事人回答“不知道”时,并不是表示他已经拒绝了,他在这种“我不知道”的反应,恰恰表示了他正处于一个开始思考的状态,而不是没有想法的结果;我们要接纳他的“不知道”的反应,同时看到他这样也是一种很难得的,我们要慢慢的去回应他,需要等待他的思考与反应,因为要回答奇迹问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情绪本来就低落的当事人来说,更是特别的不容易。如果当事人又再回到难过的叙述,我们要记得支持并予以接纳认可,再试着邀请他,回到奇迹之后的变化。
但如果当事人不会相信有奇迹,或者仍然处于痛苦之中,我们要结合假设问句,可以允许痛苦存在,以及通过痛苦的“泪水后的奇迹”形态问句来探问。这些假设问题不仅能同理到当事人悲痛的现状,又能引导他在经历痛苦之后的现实中,仍可产生对生活一份小小的盼望,而这些昐望的发生,并未否认问题的存在及其影响的事实,对一些当事人来说,这样的引导会更容易使他愿意开始想象所想要的未来愿景,而发挥类似奇迹问题的效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