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Thiel 作为 PayPal 创始人、『Paypal匪帮』的一份子、Facebook 首位外部投资者、眼光独到的硅谷投资人,他在硅谷企业界的江湖地位毋庸置疑。而且,他的智慧远不止于在商业领域——2016美国总统大选中,在左派盛行的硅谷,他逆潮流而行,力挺 Donald Trump,最终目送川普王登位。在当选后会见科技界大佬的会议上, Trump 自己都说,Thiel 或许比竞选团队都更早预测到结果。
这样一个对商业和政治都具有如此精准的判断和预测的人,他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就可以从《从0到1》这本书偷学到一两招。
这本书源于 Peter Thiel 在斯坦福大学讲授的创业课程。在学生的协助下,将讲课内容直接成稿,旨在传达『创业创新应该具备的观念和准备』。就像 Peter 在第一章说的那样:
这本书提出了在创新之路上获得成功必须要解答的问题,它并不是一本指南、也不是单纯提供知识、而是一场思维运动。
也就是说,他想用这本书去告诉学生和读者:希望具备创业成功的思维,你就需要“质疑现有观念,从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当然,也并不是准备找风投的准CEO才适合看这本书。Thiel 作为『投资界的思想家』,投资只是他思考模式的一种体现。而这本书讲述的恰好并不是如何做产品、管团队的『术』,而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世界里冷静思考、从容判断的概念和方法论。就像李笑来说的一样,『大脑就是一个操作系统,构成它的只有两个东西:『概念和相关的方法论』』。阅读本书就是更新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和方法论的过程,只要大脑升级了,我们生活质量就会得到全面提升。
一定要避开竞争
在我看来,本书最核心的观点就是:避开竞争,去解决还没有人解决的问题。
Peter Thiel 认为教育体制一直以来都鼓励竞争,经济学家也推崇竞争。但实际上,竞争其实是极具破坏力的。企业的竞争只会造成产品雷同,利润微薄,极容易被取代,最后死于竞争。而成功的企业都是因为发现了别人没有关注到的领域,解决了独一无二的问题,所以垄断了利基市场。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竞争带来了三个问题:
- 你总是模仿别人,模仿过去。
- 因为其他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件事,你会产生一种『那是一个机会』的幻觉。但很可能那是一个烂机会,最后大家一起死——想一想2016年的 O2O 热潮吧,一拥而上的初创企业最后也成群结队地死掉。
- 竞争会转移你的注意力,让你把精力放在对手身上,而不是自己的产品创新上。
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叫做《从0到1》的原因——想要从1做到 N 可能比较容易,但是也缺乏独特优势,最后就变成互相模仿的惨烈厮杀。而从0到1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解决了一直被人忽视的问题,垄断了一个新的市场,成功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Peter Thiel 认为『精益创业』是无法持久的。因为『精益』是方法,而不是目标。
已经存在的事物做出小的改变可能让你达到局部市场最大化的成绩 ,但是不能帮助你取得全球市场的最大化。
既然竞争激烈的领域要绕道走,那怎样才能成为垄断企业呢?Peter Thiel 给出了四条建议:
- 专利技术:你创造出东西要比别人至少好十倍,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综合体验上。
- 网络效应:比如说Facebook或者微信这种 SNS 产品,用你的产品的人越多,他们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
- 规模经济:能够规模化生产,把成本均摊,从而得到更好的价格优势。
- 品牌优势:先有足够强的实力,然后再打造一个众人追捧的品牌。
最强大的法则
Peter Thiel 还谈到了一条宇宙中最强大,但也经常被遗忘的法则:Power Law——幂次定律。我们通常认为,理智的投资策略就是『把鸡蛋放到不同篮子里』,也就是把资金分散到众多项目来构成『投资组合』。不过,在他看来,这种策略是非常差劲的。因为投资回报的分布遵循的是『幂次定律』,或者说『二八定律』,这跟一个国家全部人口的身高、体重呈现的正态分布不一样。『幂次定律』决定了所有投资的项目里,可能是其中的10%的带回90%的总回报,甚至是1%的项目带来99%的回报。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想想美国创业界的数字——95%的创业公司存活时间不超过3年,换句话说:以3年为期进行评估的话,95%的投资都失败了。Peter 创立的 Founders Fund 在2005年的投资表现也展示了『幂次定律』的强大作用:在这一年,Facebook 是投资组合里表现最好的公司,回报比其他所有项目加起来都要多。而表现第二好的就是帕兰提尔,剔除 Facebook 以后,它的回报同样超过其他所有公司总和。所以,他认为『投资组合』的确需要,但是一定要包含尽量少的公司,找到那个可能处在曲线尾端的公司,然后重金下注。
既然这条定律这么简单明了,为什么还是被那么多聪明的投资人忽视了呢?Peter的回答是:
因为幂次定律起作用的时间比较长,投资的公司可能要十年才开始显现出差别。投资者日常感受到的不是,『这个公司十年以后的绝对会成功或者失败』,而是每个公司看起来都有成功或失败的迹象。
Peter 还告诫读者,幂次定律其实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投资者,我们不断投资时间和金钱到不同的事情上,不能认为『做什么不重要』,有些事情一定比其他很多事情加起来的重要性都要高。每件事情给你带来的回报是不成比例的,看电视一小时跟看书一小时耗费的时间都一样,但是给你带来的价值提升明显不同。
人类与科技的未来
在书的后半部分,Peter 谈到了未来计算机所扮演的角色。计算机的性能不断增强,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似乎在提速,比如过去一年 Alpha Go 也战胜了李世石。这些科技的惊人表现在激起了截然不同两种态度:一种对机器学习、大数据、AI 等计算机技术发展持支持态度,而另一派则开始恐惧,担心计算机迟早会跟人来抢饭碗,甚至取代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的地位。对于计算机跟人类的关系在未来何去何从,Peter 的态度是做一个『对未来明确的乐观主义者』。
首先,他强调,真正带来竞争,抢走工作的是全球化。因为从劳动力的供给来看,全球化以后,世界各地的人在争夺相同的工作,比如Trump竞选时承诺,『将工作带回美国』。而这些工作正是被中国、墨西哥这些国家抢走的加工业蓝领工作;从劳动力的需求来看,所有人类的生存需求都差不多,扁平化导致对资源的竞争从本地、国内发展到全球,比如美国的生物燃料需求上涨,导致了以玉米为主食的南美国家出现粮食短缺,因为玉米是制造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
但是,计算机自从诞生以来,一直都是人类的补充和辅助。从供给方面来看,计算机擅长的是高速、海量计算,而人类擅长的规划、调整。从需求来看,计算机不吃不喝不娱乐,只要一点电就好了。所以 Peter 认为,未来的国家想要从竞争中胜出,就要大力发展科技。
不过,假以时日,人工智能经过高度发展后,跟科幻电影里一样,会出现产生自我意识,甚至反攻人类、奴役人类的可能吗?对于科技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是否存在危险,现在谁也无法预测。但是 Peter 依旧乐观,因为他认为在可预期的几十年里,科技的发展还牢牢地控制在人类手里。人工智能是否对人类生存造成危险,这是2200年的人类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而且,到时候只要我们明确而审慎地规划,人类就一定可以应对。
怪脾气的创始人
在最后,Peter 还谈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公司创始人的个性普遍都显得乖僻、特立独行?
如果说大众人群中极端个性的分布呈中间多、两端少的钟型分布,Peter 认为公司创始人中,怪异个性或许就呈 U 型分布了——性格普通(正常)的创始人太少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他的解释是:想要开创公司的人,本身就需要一些胆大妄为、特立独行之处。这种跟大众的不同,经过传播、他人的渲染、自我夸张,最后真的就发展成了极端特质。比如维珍的理查德、随时开除员工的乔布斯。他们出格的言行,或者暴躁的脾气,最开始或许只是一些不太出格的性格特点,但在创始人的光环照耀下,外界或多或少被这些特质感染、美化和夸大。创始人们发现,在某种程度这种上变形有利于自身的影响力、公司的产品宣传,或许就干脆加以利用。毕竟,世界上那么多明星,谁会注意到打扮正常的 Lady Gaga 呢?一个老好人和一个毫不妥协的人,哪一个更让人觉得能做出iPhone呢?
同时这也会带来一些好处——『特立独行的个性是驱动公司进步的引擎』。因为相较于照章办事、畏畏缩缩的职业经理人,创始人的权威、个人魅力带来的团结,都是职业经理人无法匹及的。而且如果想要跨出风险的边界,推动公司创新,也必须是创始人这种对公司知根知底、同生共死的人——乔布斯重回苹果以后,就大刀阔斧将产品线砍至只剩十条。
尽管从出发点来说,《从0到1》是一本关于『创业思维』的书。但是我读过以后,同样觉得受益匪浅。因为如前面提到的李笑来所说,大脑里无非就是『概念』和『方法论』。掌握了正确的概念越多,对生活的帮助是全方位的。无论是『避开竞争』、『幂次定律』、还有因为篇幅有限,没有提到的『你不是一张只靠概率的彩票』等,Peter 的观点都给我带来了精神提升的极大喜悦。正如有句话说的:
教育就像眼镜,世界还是一样的,但是带上眼镜以后,你就看得更清楚一些了。
现在,我就感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又清晰一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