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才管理中的经济学

人才管理中的经济学

作者: roytea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14:54 被阅读0次

    在人口红利迅猛退缩的今天,我们的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两难的境地:是内迁还是留在湾区苦苦挣扎?这个问题是这半年来中小企业老板问我问的最多的问题。在盘点2017年思维观念时,我想还是把这个观点写下来,供你参考。

    对于高新技术和前沿类公司,我一直建议他们留在现在的地方,不要内迁。内迁不仅会失去聚合效应,还能流失一部分核心人才。

    但对于密集劳动型公司,我赞同他们内迁,但前期不仅不能减少在人才方面的投资,还要至少追加5%的投资。并把重心放在企业文化上,强化员工关系发展。给予核心关键人才的薪酬不仅不能比之前低,还要高于之前的薪酬。公司是商业机构,我们要彻底放下让员工陪你一起吃苦,当活雷锋的心态。人才放弃花花世界繁华红尘地带,跟随你去世外桃源之地,你还要让他牺牲薪酬,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

    去年11月份,我在惠州一家做音响的工厂里看到:生产线员工们漫不经心地做着手上的事,还一边在看桌面上的手机。我问他们老板:“为什么能让他们在上班时间看手机?把这个因素去掉生产效率至少能提高30%。”老板很无奈地说:“那样的话,有一半人会离职。”

    内迁的一些工厂我们也看到了效果:员工工资是降下来了,但效率和质量却难以提升,员工很难培训,要求稍微严格一点就有人跳出来要离职。

    过去,我们要招到一个合适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通常面试5~10人就能录用。而内迁之后,简历上我们看得上眼的电话一沟通,一听公司所在的地方,多一半就表示没兴趣,然后来面试的,应聘者很苦,面试官也很难,面试10几20人后,还是没有一个让人感到满意的。无奈之下“降频”录用,结果自然可以想象。

    无奈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老板多是业务和技术出身,对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会计思维来核算得失。这也难怪会有今天这种境地。

    老板们总想:我先花少量的钱找来能生金蛋的鸡,然后等这鸡生了金蛋后再孵化更多的鸡,到那个时候,我们再给当初这只鸡较高的回报。投资学上讲是对的,但绝大多数人才都是非理性的。我们来看看实际情况:一个25岁的本科毕业生的姑娘,福田有一个文员的职位,待遇每个月4000元;同时,坪山有一个专员的职位,待遇每个月5000元。去两家公司面试后,她毅然选择了去福田的公司。到福田公司上班得在附近租1000多元的小房子住,天天挤地铁,月底所甚无几。如果去坪山公司,公司免费提供吃住,不用挤地铁,还能多睡会儿觉。这是个案吗?不是。这是人性的趋势性。我们人力资源工作者一定要明白这个特性。

    过去,我们要招个人,只需要会写招聘广告就行,哪怕有几个错字也不要紧。而现在,你不仅要懂经常学,心理学,还得懂营销学和广告学,要不你真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

    我们无法改变老板的思维,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的地位。回过头来,我们得先投资自己的思想,然后用知识和能力来武装自己的大脑,然后,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才管理中的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af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