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一段选书经历

一段选书经历

作者: chenkai | 来源:发表于2016-04-08 00:46 被阅读205次

    晚上回来翻看王小波全集中第七卷杂文集,读到思维的乐趣章节中一些历史观点时颇有些感触. 早年间曾经因为兴趣所在,用了很多时间读了一些各种版本的史书(也包括一些不署名的通俗野史),也有些小的心得, 其实在和王小波眼里历史也许都是一样的蓝本,只是我没有他交叉多个学科转换不同视角看待同一个问题的能力,这也就导致像我这样读者只是看到一本基本历史的史实而鲜有能力跳出个人思维的局限,能有一些辩证性的总结.  而书中多次提到<<西方哲学史>>这本书,长读王小波作品读者应该会常看到书中常常提及到一个人-罗素,从提及次数以及多次引述其观点,可见罗素本人对王小波影响,而此人正是该书原作者. 为了完整搞清楚引述大部分观点上下文,于是就有了这段选书经历.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Via Google]

    原著<<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其实写于二战期间,源于罗素1941年-1942年在费城Barnes Foundation的一系列哲学史的讲座。很多关于历史方面的研究是由罗素的第三任妻子完成的。1943年,罗素收到出版商Simon and Schuster预付的3000美元,尔后1943年-1944年间在他在Bryn Mawr College写成该书。该书1945年在美国出版,一年后在英国出版。尽管学术界哲学家对该书多有批评,该书当时即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到1947年止即已重印几次,直到今天仍在重印。该书的成功带给罗素生命的最后二十五年稳定的财源。得益于罗素极好的文学素养该书幽默易懂,也体现了二十世纪最伟大哲学家之一——作者自身的哲学。当罗素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奖时,《西方哲学史》被列举为获奖因素之一,并在获奖演说中两次提及该书。

    罗素不仅讨论该书中主要人物的生活、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他们的哲学系统,他随后还饶有兴致的解释他们错在那里以及为何出错。因此《西方哲学史》经常被看成既是关于书中人物哲学也是关于罗素自己哲学的一部著作。在我看来它最大的特点正如罗素在序言所说,并不是为了严格列徐哲学史整个历程,这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大量细节并不能直观有机会直窥整个主干,虽然后来很多评论家从学术角度批评此书不严谨,但在我看来要论述哲学史本身是需要大量的背景信息来支撑的,而有意思目前没有单一哲学史学者能够完整论述其内在的关联,而恰巧这正是罗素的所长之处. 以其优美的散文体,简单选材的趣味性让普通读者能够领略整个个过程(虽然选材中带有很多罗素个人非常主观观点,有些地方有失偏颇,但这恰恰增加阅读趣味性,对于了解目的读者就无关大雅了.),同时找到关联这实属其难得可贵之处.

    Write on bed [Via chenkai]

    而罗素本人如此评价此书(翻译如下):

    我把《西方哲学史》前面的部分看作文化的历史,但后面的部分,当科学重要起来后,就很难这样写。我尽力而为,但写的如何,我完全没有把握。评论家有时指责我写的并非真实的历史而是关于随我意挑选的事件的带偏见的讲述。但在我看来,即使有人可以不带偏见的写历史,写出的也必定是乏味的历史。

    ——伯特兰·罗素,《自传》,第十三章

    其实中译<<西方哲学史>>版本这本书翻译过程本身极具戏剧性。上世纪50年代罗素力推和平运动,毛、周联名电邀罗素来华访问,罗素亦欣然同意。但临行时,90多岁高龄的罗素因身体原因,不能远行,便以他的《西方哲学史》赠送给毛,毛嘱咐将此书翻译出版。工作人员将此书交给当时能担当此任的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将翻译的任务交给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何兆武。这也是<<西方哲学史>>的中译版本能够在国内引进落地的重要原因。如果你细心翻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版本,会发现上册比下册普遍评分要高.主要原因就是上卷的译者是何兆武和李约瑟, 而下卷译者是马元德。所以商务印书馆因其最早引进,且翻译质量算是中文版本被推崇优先选择。

    Walk on street [Via chenkai]

    当我在Amazon和JD上搜索西方哲学史时,我优先看到了JD上排名第一的弗兰克*梯力的版本. 并完整看完了关于这本书的简介,觉得极为严谨,那该如何选择在梯力和罗素两个版本之间选择?

    罗素的这个版本是典型的英国散文风格,行文婉转流畅,极具文学价值。但是其中也带有罗素个人随意的评价,而许多没有太大哲学意义的思想家也予以重彩。我喜欢这个版本是因为这是阅读的第一种西方哲学史,但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刚开始阅读也许因为商务印书馆翻译年数较久了,我在序言中就发现几十处特别明显翻译问题,有些是明显从翻译错误或是转译文字以及语句缺乏愠色, 导致语义理解上非常绕. 

    梯力的这个版本是国内很多大学哲学系的考研指定教材,在翻过目录后看过关于这本很多评论,偏学术性质相比罗素的散文体较严谨,但遗憾的是读起来很枯燥、乏味,我读完其中第一章基本都萌生退意了, 以为是翻译的问题,结果读了第二章节并翻看与原版对比,发现并非如此. 非常不推荐业余爱好者阅读,会降低对哲学史的兴趣,而且也不适合初学者或没有任何基础的人。不过作为教科书类型,梯利版的适合学术研究使用,虽然枯燥但很有条理,像精心整理过的课堂笔记,背诵和记忆方便。这也许为什么作为哲学系参考书目的原因之一把。

    最后提及一下我阅读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2015年2月再版,上卷译者何兆武、李约瑟版本。梯力的版本是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1月再版,译者为贾辰阳、解本远版本。 其他因为时间问题未能尽数遍阅. 匆忙之中整理,如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chenkai last edited:2016年04月08日00:07:02 beiji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段选书经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ap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