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伴着余晖缓缓升起,暮色下的灶台是是亲情的标记,也是故乡的标记。
“噼,啪!”灶膛里的柴火不断发出清脆的炸裂声,我小心翼翼地把钳子伸入灶膛里,给柴火翻个身,柴火在火焰的吞噬下慢慢弯下了腰,原本光滑的表面上也攀上了几个黑泡,在火焰的映衬下它愈发火红,整个灶膛里一片红红火火。
除夕夜,一大家子都挤在厨房里,亲切地唠着家常,不停地忙活着。
外婆从盆里抓了一小坨拌好的碎肉,用力一捏,一个肉圆就从她的手里冒了出来。太奶奶则熟练地用小肠捆住笋干、红烧肉、猪肝、油豆腐,一个扎肝就做好了。掌勺的大厨——舅舅在三口大锅前来回移动,快速地翻炒着菜。一旁的外公拿着锯子来来回回地锯柴火,木屑似柳絮一样飘落,“啪!”木柴分成了两半。姐姐轻巧地捡起木柴,扔进灶膛,我和姐姐悠闲地坐在灶台后,趁烧火时往灶膛里偷偷地塞几个红薯、土豆……
慢慢地,浓郁的肉香在厨房里弥漫开来,我急忙站起身,向灶台上望去。油光发亮的红烧肉在铁锅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姐姐猴急地伸手抓了一块就往嘴里塞,她烫得急忙张大嘴巴,小手在嘴边拼命地扇着风,却仍不舍得把红烧肉吐出来,硬是咽了下去,尽管姐姐被烫得直跺脚,满脸通红的她还是给舅舅比了个大拇指。
“咕嘟咕嘟……”锅里的肉圆和扎肝的香味透过木锅盖,又在厨房里弥漫开来,灶膛里的红薯也迫不及待地散发出香气,锅巴的米饭香也夹杂其中,厨房里溢满了清香……
灶台里的火苗仍在跳跃,大家的欢声笑语也没有停息。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没有回乡下,没有吃到那熟悉的味道,也没有感受到灶台的温暖,亲情的融洽。想必明年,仍是在那除夕夜,能与记忆中的灶台重逢,与亲情重聚。
缕缕炊烟从灶台上袅袅升起,灶台,亲情的标记!故乡的标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