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屈原在舜祠里的陈述,表面是说给英明的大舜听的,可他又何尝不是,想把这些说给他的怀王听啊!
今天说说这四句。大体意思:夏启得到了《九辩》与九歌,开创了夏朝;他继位的儿子夏康(也叫太康)却耽于娱乐,自我放纵。一点也不想想当初取得天下的艰难,(而去勤于施政),然后图个后世太平;这就造成了他们兄弟五个,整整一家子都失去了家园和宗庙。
解释一下这个“用”,是“因此”的意思。老家土话有:你咋哭了,yōng gū啥呀。有时候说成“yōng hū”可能就是这个“用”,“用乎”。
开头说的《九辩》和《九歌》,计划在后面详细写一下。这里略过,直接说:启得到了天下,从此“家天下”么!
怎么得的呢?
在启之前的尧、舜、禹,是禅让制。就是所谓的 “公天下”,天下共主是推选出来的。到了禹这,大禹也打算这么干。已经说好了的,禹死后,让皋陶继位,可是皋陶当时太老了,禹还没死,皋陶提前两年死了。没办法,大家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可是这时候的启,已经很有实力了,不甘心,“你们推这个,推那个,就是不推最有能力的我?!”于是带着自己的家族武装,把伯益杀了,自己做了天下共主。所谓的“拳头里面出政权啊”。从此定下了帝王的“世袭制”。
启在初期,还是很勤奋的,可是在政权安定之后,似乎是没目标了?就开始享受了:声色犬马,灯红酒绿,锣鼓喧天。导致执政后期,朝政混乱,民生凋敝,国家有了败相。
启有五个儿子:太康、元康、伯康、仲康、武观。
先说小儿子武观,这个武观不是个省油的灯。小儿子嘛,可能从小就溺爱,长大了能闹腾,在他爹还活着的时候,就想篡位。被他老爹暴揍一顿,撵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去当了个小村长。《竹书纪年》中有:“ (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师师征西河,武观来归。”这就是夏的“武观之乱”。(此处“季子”似乎无视了元康和伯康,或者直接没有他俩。无可考证。白头三采取五个的说法。)
再说说太康,(中间那哥仨没啥作为,仲康后来被后羿立为傀儡),启死后,按启定下的规矩:继承制,儿子太康继位。
启夺天下,开了个坏头:谁拳头硬,谁得天下。
皇子太康,从小就是个花花公子。即位后更是荒淫无道,基本不上朝。太康经常狩猎,有一次,他携带家眷和亲信,浩浩荡荡,跑到大老远的地方,狩猎去了。这次玩嗨了,数月不归。有一个叫羿的,本是东夷部族有穷氏的首领,乘机起兵,攻占了夏的都城斟鄩,这个羿就成了夏的实质统治者。羿也不杀他,就是不让他进城,后来把他撵到了一个叫“戈”的地方。武观本来挺有势力,可是早前被他老爹打残了,也帮不了大哥。武观就做了首《五子之歌》,表达了一下后悔之意。(是不是《七子之歌》的原型,就不知道了。)
这就是上边四句的历史了。
痴迷游猎-太康失国-洛水悲怆-五子作歌2022-08-12 泉城居士白头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