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机
- 什么场景适合采用开放空间讨论呢?
- 我们的AHA遛书线下活动是不是可以利用这种技术让大家一起来发现些什么并迎接惊喜呢?
遛书偶得
适用情景:
- 开放空间技术(Open Space Technology)是综合咖啡茶歇时的协同效应+兴奋感,以及好的会议所具备的主要活动+成效而成的新形式,用在充满冲突与混乱的领域
- 一群多元背景的人,必须用创新和有成效的方式来处理复杂且具有具有潜在冲突的议题,这是运用开放空间技术的最有效情景。尤其在没有人知道答案而需要一群人持续参与以求得解答的情景下,开放空间技术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基本要求:
- 以信任为基础信条-》“信任过程”是我们要达成的共识;“信任大家”是另一个信条。
- 参与人的质胜过量-》自发性的选择是必要条件。最合适的人就是能来的人。谁在乎事情的发展,谁就来!
- 任何人在乎的议题都会提出,所有议题都被详细讨论。每位参与者都得到完整的议题与讨论记录
会场原则
- 四大原则:
- 出席的人都是对的人:不要关注有多少人来加入你的议题探讨,或是谁来加入,而要关注互动的质量及通过对话创造出新意。===》和我自创并一直给朋友们推荐一、二、三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一二三原则就是:多数社区交流不要把重点放在吸引很多人上,做好一二三即可。
1). 所谓一:就是活动只有自己一个人参加,这意味着能多出一段个人静默思考的时间,利用这时间集中而深入的思考想讨论的问题,会有非常棒的收获。
2). 所谓二:就是有另外一个人参加活动,加上自己就是两个人。两个人的优点是可以交换对问题的意见,互相反馈,互相启发,这种讨论可以进行得很深入。
3). 所谓三:就是其他有两人以上参加活动,加上自己就有三人以上。三人为众,这时候除了听说双方外,还可以有人随时进入观察者或思考者状态,三人模式在广度上会更占优势,更多的观点碰撞有利于创新的激发。实际上,恰好三人模式是兼具深度和广度平衡的模式,人数再多反而容易影响到话题讨论的深度。
- 任何发生的事情都是当下所能发生的事情:唯有当我们超越对既有议程与会议原本的期待时,才会激发起真正 的学习和进步。如果每件事情的结果都符合我们的期望,生活会是极度乏味的,也不会产生任何新的学习动力。===》城市迷路、共同发现的意义
- 不管何时开始都是对的时间:创新和涌现是不在乎时间约束的,它们会在自己喜欢的时间出现/不出现,这也就是所谓对的时间 。
- 该结束时就结束 :这是节省时间并避免恼人情况的妙方。延伸解释是“还没有结束时就不要结束”,若意犹未尽,那就约着其他时间其他地点继续哟!
- 出席的人都是对的人:不要关注有多少人来加入你的议题探讨,或是谁来加入,而要关注互动的质量及通过对话创造出新意。===》和我自创并一直给朋友们推荐一、二、三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一二三原则就是:多数社区交流不要把重点放在吸引很多人上,做好一二三即可。
- 一项法则:
- 双脚法则:会议进行期间,当任何人发现自己在某处没有获得学习也没有贡献时,他必须运用双脚,走到某个自己可以学习和做出贡献的地方,这个法则也称为“移动法则”。
- 双脚法则作用:
1). 约束自我:每一名参与者都有走开的权力,会让那些自大狂(认为自己是真理使者,不顾他人感受和需要的人)收敛
2). 定义责任:让每个人对学习的质量与所做的贡献直接负起责任
3). 促使蜜蜂和蝴蝶这两种额外形象产生:- 蜜蜂:认真看待法则所带来自由的人,他们运用双脚不停的在各个小组会议间穿梭,实现异花传粉,他们为讨论注入了丰富与多元的内容。
- 蝴蝶:这些人从未真正参与任何一个小组的讨论,他们创造了休止的中心,他们享受宁静,或是进行着某个新的、尚未被探索过的话题讨论(非刻意的话题讨论)。
活动准备
- 适当性、主题、邀请:开放空间这种形式是否适合我们的目的?大主题是什么?邀请哪些人,如何唤起受邀者的兴趣?
- 时间:一般来说,一天可以有很好的讨论,两天能够进行更深入探讨,三天可以产出行动计划。全程一般由多个讨论时段构成,建议每个讨论时段1.5小时左右。 ===》 可利用Scrum框架,每个讨论时段为一个Sprint,也可采用更自由形式。
- 空间:一间能够容纳所有参与者的大会议室;也要有便于分散讨论的空间,若可能,尽量保持可用空间的多样性
- 空白墙面:作为社群公布栏,让大家张帖表明其兴趣的议题
- 餐饮和茶歇:对恢复能量非常重要,作者对开放空间讨论原先的期望只是组织一个最棒的“茶歇”
- 其他会议用品和设备:纸胶带、马克笔、白板架、便利贴、A4白纸、白板挂纸等
- 会议记录:一般记录议题,召集人,参与者名单,讨论内容与建议事项等
活动开始
- 开场六步骤
- 致欢迎词:由这个团体觉得熟悉和有归属感的事开始,建立起让这个团体感到安全的空间,从而可以放手去做他们要做的事。一种形式是由这个团体所熟知或熟识的人来欢迎大家,并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 实际就是破冰: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除掉。
- 让团体聚焦:使整个团体充满希望与期待。一种形式是大家围圈坐,引导者沿着圆圈内缘缓慢的走动一圈,同时邀请大家以眼神跟着他的身影,环顾在场的每个人。 ===》也即暖场:让参与者保持专注或者提升兴奋度
- 陈述主题:清晰的解释会议的目的,对会议最后产出的特别期望、产出的形式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产出。 ===》开放空间技术还是需要目标愿景驱动
- 描述流程:介绍规则、注意事项等。注意在整个过程中要激发大家期待,传递“热情”和“责任”这两个重要元素,把焦虑和不安转化为聚焦,成为推动起飞的能量。
- 创造公众公告板:设置物理可视化的议题墙,停车场等,并开始张贴。
- 开放市集:每个人都受邀离开其座位,交换议题与想法,并走到墙边,在想参与讨论的议题上签名,加入话题小组。
从现在开始,放手给参与者吧!让大家尽情享受,切记:不好玩就不会成功!
引导者要求
- 好的引导者基本特质:全然存在却又绝对隐身,做到“无为”。不是说不参与,而是不做公然的干预,同时对环境与动态保持着清晰的感受。
- 好的引导者要多运用直觉,这是连接引导者和外在世界的基本纽带。他运用形象思维去感知:这是什么舞蹈?这是什么气味?这是什么色彩?
- 在行动上,引导者创造时间/空间后,就全然放手,切实放下一切控制或任何会让参与者感到被控制的动作。在整个过程中,引导者持续不断的将自由与责任交还给参与者,要知道:开放空间是以热情和责任来驱动的。
- 注意:引导者不能为参与者做出选择,但能给每个人创造选择的机会。
- 引导者引导开放空间的四项必要条件:
1). 出现在现场:人在
2). 存在于当下:人在心也在
3). 真实表述:不是指如实报道事情的情况,而是存在于真实中,表述反映出本性、有力与善良的人性
4). 放开一切:不着相在特定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