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与眼的关系?

一、眼睛决定颜值
眼睛,悄悄的出卖你的年龄。眼部问题,尤其常见的肿眼泡、大眼袋,是最让人显老的标志。
二、眼睛为何会“水肿”?
水液内停则“肿”。《金匮要略》将身体里的水液称为“水气”,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其中,风水和皮水都在皮肤表面。
风水:就是风从毛孔中进入身体里,像一层屏障一样,把身体里的水气罩住了,让水气不能正常发散出去。水气流到关节部位,关节就会疼痛,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湿;水气流到头面部,就会脸肿、眼泡肿、眼袋大。
皮水:就是喝到肚子里的水,经过脏腑的代谢后,没有气化为津液润濡脏腑,也没有变成小便排出体外,而是聚集在皮肤下面。皮水就是全身皮肤浮肿,脸肿、眼泡肿、腹部肿、四肢肿……严重时,只要一按就是一个小坑。
风水和皮水都会表现出浮肿的症状。
但风水是风与水勾结所致,故而患者经常伴有关节疼痛、恶风有汗、口干口渴等症状。因此,导致绝大多数人眼泡肿的“罪魁祸首”并不是风水,而是皮水,就是水湿浸渍于肌肤,导致水肿。
三、皮水到底是谁的责任?
水液进入人体后,到哪里去了呢?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属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中医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简要概括,涉及胃、脾、肺、三焦、膀胱等器官。就是说,水液进入人体后,一部分气化为津液以濡养人体,另一部分以废水(如汗、尿)形式排出体外。
因此,在小便通利的情况下,人体如果还有“肿”的症状,则归于 脾——《黄帝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水液,一旦脾失健运,就会导致水湿内停,溢于肌肤。
四、脾与眼的关系
1、脾主运化,上贯于目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认为:“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眼睛依赖于脾的精气供养,眼睛得到足够营养,才能视物清晰、炯炯有神。
2、脾主统血,血养目窍
脾主统血,若脾气虚衰,失去统摄能力,血液就会从眼络之中外溢,就会引起眼部的出血病症。
3、脾主肌肉,睑能开合
古人把眼睛分成5个部分,它们分别与五脏相对应。上下眼睑对应脾,而脾主肌肉,正好主上下眼睑的眼肌。民间有“脾虚眼袋大”的俗语,脾不好,水湿运化不畅,眼睑就容易肿,就会肿眼泡,时间长了,大眼袋就形成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对方法,脾出问题,不能主水液代谢,就是不喝水也照样肿!而只要应对得法,解决脾的问题,增强水液代谢能力,肿眼泡、大眼袋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