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拖延的经历或者习惯,我们常常苦恼于此,却从未跳出它的循环。
有的时候,拖延对于我们而言就像“天性”一样自然,比如脏衣服一定要等到堆满一大盆再开始洗,和朋友约好的吃饭时间一定要迟到一会,为期半个月的课程设计一定要拖到最后两天才完成,又比如我写这篇文章一定要等到提交日期才肯动脑子构思。
任何一个有是非观念的人,都能够认清雷厉风行,和把任务合理分配与规划所带来的高效率和好体验,那么我们这为什么还“明知故犯”,非要拖延一下,然后体会一番火烧眉毛的焦急和不可开交的忙碌才肯罢休呢?甚至一次又一次地不长记性,“乐此不疲”?
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人都困惑的,在我看来它有些深奥和微妙,我不能很完整系统的解释,只能表达一些零碎的个人观点。
首先,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拖延是他们的性格所致。一个人的性格是他的基因和从小到大生活习惯所决定的,因此并不容易改变,毕竟,“利索”还是“拖沓”也是我们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人都有很大的惰性,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趋向于享受当下的自在和愉悦,简而言之,“能嗨一天是一天”。这是大部分人人生的常态,也正是大部分人平凡无奇的原因。一个做事从不拖延的人,一定是战胜了懒惰的天性,他也一定能为自己闯出一番“不凡”。
另外,我们之所以会拖延,很可能是我们面对的事情在我们心中没有那么重要,简而言之,可以立刻完成,但没有必要。但这样的想法往往会害了我们,因为它会让拖延的病毒侵蚀我们的做事风格,一但养成习惯,当足以影响和改变我们命运的时刻来临之际,我们也只会措手不及。
战胜拖延是对一个人行为和意志力的考验,他也是将普通人与精英区分开来的一道关卡,突破了它,我们便多了一把创造成功的利器;屈服于它,我们就只是受“最后期限”所控制的奴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