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卢纶的少年行

卢纶的少年行

作者: 笑春风ma | 来源:发表于2020-08-12 20:19 被阅读0次

晚次鄂州 卢纶

2020-8-12日

【原文】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阅读点滴】

卢纶的少年行

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北方处于战乱之中。此年参加进士考试的卢纶因乱不第。也许未再回到老家,开启了避乱的颠沛流离生活,大约在757年,从江西到湖南途径湖北鄂州,留下了《晚次鄂州》。

此诗约为作者在安史之乱时作客鄱阳南行途中所作。首联“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云开肯定是雨后了,雨过天晴,远远地好像望见了汉阳城,但船家告知,还有一日的时间才能到达,小船还得在水上行走一日了。远眺与近观,远见与孤帆,形成了作者的心理影像——颠簸于路途之中,何时才有个头呢?所以第二句“犹是”,将云开雾散、天清气爽的景色转为沉郁的孤帆江上行,愉悦的心情转而为郁闷的心情。

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妙对。风平浪静,船行水上,贾客(商人,大约是经常穿梭在船上)悠悠然沉睡船中,也许是商人长期行走其上,习惯了,找准时机就沉睡,避免舟中的无趣吧。夜晚来临,船儿抛锚,大家好好休息,睡上一觉。夜深人静,却传来了船家的话语声,涨潮了,没有在江边和船上的生活经验,不知道涨潮了究竟应该是加固船儿还是应该离开,驶进港湾,总之,此处彰显了船家在行动,诗人未夜眠。他为什么未夜眠呢?

颈联“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这就是为什么了。一日之程诗人都感到郁闷,还有多日的湖南之行,让人忧心,忧心的行程,多愁的时节,叠加碰撞诗人心扉。明月高照,万里之外的家乡如何了呢?归心似箭,却只能空对明月。愁鬓、秋色,归心、月明,小小的卢纶,就这样经历了人生第一课吧。

尾联“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北方战乱,家已焚毁于战乱之中,烽烟四起,更那堪舟行水上还听见战鼓之声呢?尾联点明了诗歌从“犹是”转折之后的忧愁来源,家业毁了,人在旅途,何处可安居呢?

一个十多岁的小年轻(《唐诗鉴赏》介绍卢纶出生在公元748年,果如此,卢纶作此诗只有10岁左右的,感觉不可思议;另一说法卢纶出生在公元739年,则也还是不一个不到20岁的小年轻),战乱之中,南下避乱,长途奔波劳累,家乡情结凝结于心。此诗只是截取了南下途中晚上鄂州停船宿夜的一小段,阐发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的仇怨心情,彰显了此一时段的社会动荡和人心归附。

相关文章

  • 卢纶的少年行

    晚次鄂州卢纶 2020-8-12日 【原文】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

  • 咏卢纶

    从军出塞起豪情,雄笔一吟刀剑鸣。 千里追风几番苦,沙场多为立功名。 1998.12(423)

  • 卢纶《塞下曲》

    一、作者介绍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

  • 塞下曲 卢纶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748—800?),“大历十才子”之一,字...

  • 【书法】卢纶诗/塞下曲 · 林暗草惊风

    规格:四尺整张 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唐·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中唐边塞诗人卢纶

    卢纶,字允言,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任检校户部郎中,后世称他为卢户部。 少年时期,卢纶的家境贫困,父亲早逝,...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中唐边塞诗人卢纶

    卢纶,字允言,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任检校户部郎中,后世称他为卢户部。 少年时期,卢纶的家境贫困,父亲早逝,...

  • 塞下曲(唐、卢纶)

    《中国诗歌集》DAG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塞下曲(唐、卢纶)

    《中国诗歌集》DAG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塞下曲》卢纶书评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是一首唐乐府诗,记录军旅生活和边塞风光。 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卢纶的少年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gm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