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什么呢?有几多担忧。
一是网络上有一些人盗文猖獗,洗文疯狂,让人觉得极其不悦,甚至丧失了写的动力。所以建了公众号,为了原创,为了不被轻易盗文洗文,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创作,但不知道有用与否,无法验证。当然也可能我想多了,我也希望只是我想多了。
二是因为关注点太多了,每个点都能深入挖下去,但每个点都需要时间去深耕细作,想好好挖就得先学习技巧和同领域的高精尖,看能不能集于一身,或者说得做到可能做到的最极致,这样想着就比较慢了,因为忽而这样想,忽而那样想,最冲撞的时候可能是做或者不做这个点,而不是怎么做这个点。但可能某一天突然觉得那个点应该优先,优先的点却不一定是此刻最擅长的点,那该怎么办呢?最后又觉得还是放一放比较好,先学习并思考,领悟力达到了再做可能更好。
三是越学习越糊涂,怎么,原来大家都是出卖自己来换成功的?不保护自己而是豁出去,各种豁出去。
创作的人喜欢用笔名,是因为要避开那些危险,保护自己的现实生活,如此才能真正揭示世界的本质。这其中应该也包括了不想出名的初衷,我一直认为创作是因为自己有想要表达的东西,对于世界有自己的见地,而不是为了出卖自己或者别人的生活来换取所谓的成功。
当然也可能我是奇怪了些,创作如果不能用来改变人生,是否就真的失去了意义?改变谁的人生?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其实也就是总结自己的人生,顺便充当一面镜子来供他人照一照,如是而已。
创作分好多层次,将自己定位于哪一层很重要,精力有限,做多了错误的不合适的耗费精力的事,就无法做正确的合适的让自己愉悦的事,这是必然的。这也是说不要一开始就让错误萦绕身边,不然的话就再也没有纠正的机会了。
因为创作这件事让人着迷,最着迷的地方在于不断发掘自我的可能性,不断体会超越的快感,越着迷越投入获得的快乐越多。这种感觉不是谁都明白,能明白的人也就是同道中人了。
如何才能像镜子一样真实可信且达到艺术的美感?这是很难的一件事,不是说原封不动的记录就像镜子了,而是文学创作的能力限制着每一位创作者呈现的效果,而文学创作的能力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提升的,也不是你读书越多就一定会越好的,有时还可能适得其反。
还是那句话,找准自己的定位,看一看自己究竟最适合哪种提升方式,而后发掘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然后精进,这一切又得放在确有天赋的前提框架下才行之有效。
最后我发觉,经典的可取之处恰恰在于那一部就是人家最擅长的表现方式,经过了天长日久的精雕细磨,人家也没有多个经典,包括托尔斯泰的作品也没有都是经典,鲁迅也有他最令人感服的作品——《阿Q正传》,林清玄也是散文最好,金庸虽然作品多,最经典也就是《神雕侠侣》,张爱玲写得极好的也就是《半生缘》,再看看路遥的《人生》,其实就是《平凡的世界》。
所以说,宏大叙事往往都是拿一生作为参照的,精雕细琢的短篇倒是可以断章取义,有点像摄影师照相,或者拍一段小视频,只不过作家要做的更难,如何用精准的文字组合来呈现某种意犹未尽或者酣畅淋漓的阅读效果,这是难的,需要磨练的。
最终我们会发现,还有一种叫做风格的东西,保持风格通常会赢得某些读者,总有人喜欢那种风格而不是其他风格。
你能做的很有限,不能什么都去尝试一下再说。人的前半生都在试错,后半生应该尽量多做正确的事,想想自己最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了成为那样的人应该做些什么样的改变,这可能比一味的贪多求广更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