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圈被一条内容刷屏,引起了广大键盘侠的争议
无法理解这名男子的暴力行为,对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拳打脚踢,通过视频可以看到,这名儿童连续用脚踢向那名男子,随后该名男子猛然站起,以压倒性的优势结束了这场对峙。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
他还是个孩子啊,你怎么能跟一个孩子计较呢?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儿,倘若两个对峙的人是年纪一样的孩子,最终两个人以武力来解决,各位看官、键盘侠,你们又会怎么说?
倘若是两个同样年纪相当的青年人,又会怎样?
男子行为固然过分,但孩子就不过分么?在公交车里,不停的去踢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家长却并没有出手制止,这一切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是教育的缺失还是现实的无奈?
「他是个孩子」
本是我们对年幼群体的关爱,而现在却变成了「他弱他有理」。
而「不懂事」更是成了熊孩子伤害他人的挡箭牌,成了「熊家长」最万能的借口。
「他还是个孩子」,于是「天下皆我妈」
每一个肆无忌惮的熊孩子背后,几乎都站着一个不可理喻的熊家长。
今日你纵容他的恶,总有一天,他会被社会狠狠教育。
今日你纵容他的恶,总有一天,他会被社会狠狠教育。
2017年2月,北京五名未成年少女在校内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同学,造成其中一人精神抑郁,至今无法正常生活学习。
她们虽是未成年人,但随意殴打他人致伤,已构成寻衅滋事罪。最后,法官判处,她们获得有期徒刑一年及11个月。
「她还是孩子」不再是有用的保护伞,恶意的霸凌也必然受到惩罚,没人可以例外。
心理学家说,年幼时的无意识破坏,经过长辈溺爱的纵容,就是造成了熊孩子自我意识的扭曲。
若不及时纠正,就会胆大至「天下皆我妈」的程度。
「他还是个孩子」,于是为他树立「熊榜样」
有网友说:真的是不怕没教养的家长,就怕没教养的家长教出的孩子,青出于蓝胜于蓝。
去年在北京某饭店,吃饭时孩子闹着要上厕所,结果孩子妈妈二话不说就拿起儿童专用碗接小孩的尿,接完之后随手倒入了盛食物的碗中。
工作人员上前阻止,这个妈妈竟理直气壮表示:反正碗都要洗的!尿一下又怎么了。她不止是嘴上为孩子开脱,甚至「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熊榜样」。
在熊家长的言传身教下,熊孩子大摇大摆地拿着「还是个孩子」的免死金牌,在熊孩子的路上越战越勇,直到成为一个可怕的存在。
孩子出生时是一张白纸,当你在上面书写善良,你会收获善良;
当你上面书写暴力,你得到的也只能是暴力的熊孩子。
深以为然。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当我们面对错误,用于承担时,孩子自然会成为和我们同样的人。
帮助孩子树立边界,学会对孩子说「不」
边界感的树立,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并非以他为中心。有了边界感,才能区分我与他人的关系,也才能帮助孩子开始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的育儿讲座中,曾提到:在孩子3-5岁时,一定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他还是个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
我们常会以爱之名,舍不得放手,舍不得说不,以至于不仅模糊了自己承受的边界,还入侵了孩子的边界。
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父母对他的爱无条件,但一定有原则。
当他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后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不懂事,不代表可以没教养;孩子太小,更不代表孩子不能被管教。
卢梭在《爱弥儿》中曾经写道: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良好的教育不是纵容,但也不等于简单粗暴打骂。而是应该指出他的错误,并有针对性地让他明白,自己这样做事要付出代价。
年幼的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而熊孩子和杀人犯之间,也不过一线之隔。
如果孩子从小缺失了管教,被放纵了恶,那么终有一天,他会被恶果反噬,悔恨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