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态度有话说社会热点婚姻育儿
他还是个孩子,所以千万别放过他

他还是个孩子,所以千万别放过他

作者: 有态度有话说 | 来源:发表于2017-11-26 20:56 被阅读45次

    面对那些年熊孩子们犯下的错

    家长们总有这种辩解:

    “他还是个孩子。”

    从前的我们:“他还是个孩子。”

    “好吧,算了算了,下次别犯错。”

    之后的我们:“他还是个孩子。”

    “那你呢?你也是孩子?”

    现在的我们:“他还是个孩子。”

    “所以千万别放过他! ”

    ◆人之初,性本恶◆

    小时候的我们常常玩这种“残忍游戏”:

    夏天里到处都是的蜻蜓、蝴蝶、蚂蚱、甲虫

    抓上几只,拔去半边翅膀

    看扔出去的蜻蜓和蝴蝶在空中挣扎跌落;

    卸去两条后腿,

    看蚂蚱无法起跳满地奔爬;

    用胶带粘住翻身的甲虫,

    看它们张牙舞爪动弹不得......

    这些弱小昆虫的躯体越残破,样子越窘迫,

    我们笑得越开心。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说:

    “小孩子是最没有同情心的。”

    儿童的世界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喜怒哀乐

    从不会顾及他人感受

    所以往往把“残忍”当成“有趣”

    把对他人的伤害

    当做一种好奇的随性试探

    而丹麦电影《狩猎》,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

    善良温和的卢卡斯虽然刚刚与妻子离婚失去家庭

    但他找到了一家幼儿园的新工作

    并渐渐适应新生活,结交了新女友

    他挚友的女儿克拉克也在这家幼儿园上学

    她因父母的疏远渐渐喜欢并亲近卢卡斯

    但当礼物被卢卡斯婉拒后

    她编造了卢卡斯猥亵她的谎言

    随后,挚友的决裂,前妻的质疑,新女友的出走

    爱犬的死亡和儿子的冷漠

    还有小镇所有居民的敌视和排挤

    使他的生活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再也无法回头

    而这一切的一切

    都来自于小女孩一句无心的谎言

    儿童的恶

    大多来源于无知和做事不计后果

    还因其儿童的身份标签

    让人们总是选择无理由相信他们

    人们总认为他们天真无邪

    作恶也是无意为之

    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云:“无心作恶,虽恶不罚。”

    儿童的这种恶

    往往也来自于最深层的原始人性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基冈在他的战争史中曾这样评价人性:

    “人类的本能就有十足的侵略性和排他性,

    这是蕴含在人类的大脑和神经中的。”

    而这种野蛮天性

    在集体之中的表现最为明显

    从中反映出的便是近年来进入人们视野的

    层出不穷的校园霸凌现象——

    2017年5月3日

    广西南宁西塘区金陵镇金腾小学发生一起校园霸凌事件

    一名女生被另两名同学抓扯头发轮流踢打

    期间还伴随着言语上的羞辱

    事件前一天的浙江金华磐安县初中课堂上

    一名初二男生在教室内被同学扒下裤子

    大家鼓掌欢呼

    每每当这些视频在网络上发疯狂流传,

    那些小孩子,同时也是加害者的残忍动作和冷酷嘴脸

    都让人不禁联想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威廉·戈尔丁的最伟大著作《蝇王》——

    它讲述的是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

    一架飞机带着一群6-12岁的孩子疏散

    飞机不幸失事

    大家被困于一座荒岛

    这群孩子一开始试图建立一个充满规则制度的文明社会

    但渐渐出于心中的恐惧和欲望

    他们开始分帮结派,互相残杀,以此为乐

    芥川龙之介在《侏儒的话》中曾用“军人”和“小儿”互相比喻:

    “军人近乎小儿。喜爱英雄的姿态,喜爱所谓光荣,尊重机械般的训练,重视动物般的勇气,那也只是在小学才能看到的现象。肆无忌惮地屠杀,更是和小儿没有差别。”

    军人和儿童都有天然的借口去散发这种人性之恶

    只不过一个叫战争

    另一个叫天真无邪

    主张性恶论的荀子曰:

    “夫且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这种与生俱来的“恶”的本性既然无法改变

    教育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于儿童之恶

    教育控制它蔓延的边界

    教育也引导这种恶,慢慢走向善

    ◆不知者无罪?不教者有罪!◆

    在一次北京飞往香港的航班上碰到过这样的一家四口:

    大概三岁大的小孩不停用嘴发出怪声

    还不时用脚踢踹前面的座椅

    而孩子的奶奶在一旁似乎颇为“欣赏”孙子的扰人游戏

    非但不阻止,还用各种“哎呀”“哎呦”的声音附和

    父母则在一旁不管不顾

    终于前座的乘客不堪其扰,回头好声劝道

    “麻烦您管管您的小孩,这样打扰别人休息。”

    不料一句善意劝诫却成了导火索

    一下将孩子家人引燃

    “小孩不都这样嘛,他招你惹你了?”

    “他不还小嘛,你怎么跟小孩一般见识?”

    “我们家孩子乐意,你管得着吗?”

    最终机组人员的加入调解也未能取得结果

    让这出闹剧结束的并不是家长的道歉和管教

    而是那个熊孩子终于累了,睡了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

    往往都站着一个“熊家长”

    要么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我们家孩子干什么都是对的,外人管不着。”

    要么一套慈悲为怀展望未来的思想:

    “小孩子嘛,不该那么严厉,长大就好了。”

    要么就是事不关己主义,仿佛孩子不是自己生的:

    “我们家孩子我管不了,要管你来管。”

    小孩子可以不明事理,但大人懂

    而大人懂事理是为了教育孩子

    而不是一味纵容包庇

    面对孩子这种“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疼苦之上”的做法

    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也就是“痛感教育”

    韩国导演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中

    描述了这样一个桥段:

    小和尚上山采药,看到各种小动物

    贪玩的他用线把石头拴在青蛙,小蛇和小鱼身上

    看着它们艰难挣扎或前行

    小和尚哈哈大笑

    老和尚看在眼底却不声张

    而是晚上偷偷把一块大石头也绑在熟睡的小和尚身上

    早上醒来,小和尚苦苦哀求老和尚把石头卸下

    老和尚说,要卸下可以

    但小和尚先要把他绑在小动物身上的石头卸下

    还说,若是小动物已死

    这块大石头将永远压在小和尚心上

    小和尚再次上山找到那些小动物

    只有青蛙奄奄一息

    小鱼和小蛇早已痛苦死去

    面对小动物的尸体

    小和尚伤心不已

    作为陪伴在儿童身边的人

    家长始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

    其次才是学校和社会

    最后维护底线的

    则是法律

    当国内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越来越遭人诟病

    美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问责和惩罚机制已渐渐趋于完善

    完善的背后是血的代价——

    1999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伦拜中学

    两名高中生持枪和爆炸物冲入校园并连续枪杀12名学生和一名老师

    击伤20余人,最后自杀

    事件后的调查显示

    两名犯人都是校园霸凌的长期受害者

    而在这次震惊全国的枪击案后

    美国反校园霸凌的专业体系渐渐形成

    法律也趋于健全完善

    到2015年4月,美国所有联邦州都通过了反霸凌法

    而在校园霸凌同样普遍存在的亚洲

    法律似乎仍停留在单纯保护未成年犯人的阶段

    日本导演中岛哲也曾为批判讨论这一现象而拍摄了《告白》

    其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

    “如果你是邪恶的,那我又何必提醒自己你还只是孩子。”

    每每出现校园霸凌惨案

    家长总是在想:

    “小孩子之间的事,打打闹闹就过去了。”

    “只要不影响学习,耽误考大学就行。”

    “学校给个记过处分就算了,没必要上纲上线。”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这种病态的思想氛围下

    才会催生出一个又一个骇人听闻的霸凌事件——

    去年三月

    安徽黄山田家炳中学一名高三女生自曝

    被班上三名男生下春药

    幸而药效并未发作

    女生父母欲报警

    三名男生却继续威胁要用砒霜下毒

    学校和各方的反应都是临近高考

    以不影响备考为原则,尽快息事宁人

    最终的处理结果是

    三名男孩各自只得到一个处分

    杨澜曾在她的访谈录中回忆对话苏菲·玛索

    同为母亲的二人总结出一个最美丽最令人好奇的问题:

    “我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今我们也可以借着这个问题发问:

    “我们会教育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社会,会影响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可怕的时候

    不是这些人被各方包庇,还是孩子的时候

    而是他们日后为人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还是个孩子,所以千万别放过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sl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