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我用此方法写的书全国热销一天,报社的同事小吴找到我,神神秘秘的对我说:“王老师,我有个好线索,怕写瞎了,特来搬你出山。”
小吴说的线索是这样的:60年前,一个孩子多的家庭想把一个刚出生的女孩送给人。如果没人要的话,这家主人打算把孩子放在大道上——愿意谁捡谁捡。
一个好心女人知道信了,没等女孩子“听天由命”,就将她抱养了。后来,养母虽然生了亲骨肉,可是,她对抱养的孩子比亲骨肉还亲。
养母老了,养女承担起赡养义务,对养母好的不得了……
听完小吴的讲述,我感觉线索不算太好,主要是事儿不新。一句话概括,一对没有血缘母女的爱。
关于这方面的稿子已经有很多人写过。如果挖掘不出好故事,写不出新意,真的没什么大意思。
一听我这样说,小吴说:“王老师,不是事儿的事儿你都整得‘轰轰烈烈,别说有事儿了。咋俩合财,你一出手保准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也扛不住忽悠,答应接下了这个活儿。
无血缘母女,母亲叫刘月荣,女儿叫凤兰,住新玛特附近的一处楼房。我摁了门铃,60多岁的女儿迎出门,90多岁的母亲在她的身后站着,而且脸上挂满笑容。
进了屋,我赶忙让老母亲上床。女儿说,母亲是山东人,讲究礼节,虽然腿脚不太好,依然执意要下地迎候一下客人。
我和凤兰一起搀扶老人上床,安顿一番才进入采访状态。
凤兰讲述她的悲喜命运,当然,悲的是她从小就被父母抛弃;喜的是,她遇到了好心人,被养母抱养,享受到特别的母爱。
讲到动情处,凤兰双眼闪烁着泪花,她喃喃地说:“我妈(养母)这一生太不容易了了,她年轻丧夫,带着我和妹妹改嫁,遭老罪了!”
老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看到女儿流泪了,她从床头的纸抽里揪了几张卫生纸,递给女儿。
女儿接过纸擦了擦眼泪,扭头亲了一下母亲的脸颊。
凤兰说:“母亲年纪大了,时常糊涂,糊涂的时候,拉、尿在裤子里;清醒时,很多事儿还能想起来。”
我转一下身子问老人:“凤兰好不好?”
老人笑了,她说:“好着呢,她拍着我睡觉。”
接着,我和老人唠了起来。老人虽然说话好把时间弄混,可是,事儿说得不糊涂。
老人能清楚地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时候,挨饿,她快饿死了,被村里“收留”,得了5个小窝头,她只吃两个,偷着给凤兰两个,给亲生女儿一个……
采访结束,我大脑里琢磨如何给稿子开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个头如何开?开好了,一顺百顺;开不好,会“磕磕绊绊”。
再三想,主题没问题,正能量,围绕“一对没有血缘母女的爱”讲故事。
用概述式?感觉平;以疑问式?又有故弄玄虚之嫌……由于拿不定主意,越想越不愿意下笔了。不得已,这篇稿子暂时搁浅了。
静下心来,我又想,不能就这么搁浅哪?我开始绞尽脑汁回想采访过程,想从采访细节里寻找突破,寻找灵感。
景文玺摄影人们常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找到了,找到了,我兴奋不已。
我想起,采访的时候,我看到床上坐着的老人有些累了,于是对她说:“年纪大了,总坐着累得慌,躺一会儿吧。”
想不到,老人摇着头,目光紧盯着女儿。女儿对我说:“不好意思,母亲习惯了,她躺下的时候必须要由我拍着。她老了,人不常说吗,老小孩,小小孩。上来那劲儿,她和孩子一样的性格,需要我哄着。”
说完,凤兰脱鞋上床,她屁股挪动挪动,刚一坐稳,老人身子一侧歪,头枕在了女儿的一条大腿上。
果真,凤兰像哄孩子那样,一只手轻轻地拍着老人。
老人眼巴眼望问女儿:“咱俩谁是妈妈?” 女儿低头对母亲说:“你是妈妈,我是孩子。”
母亲说:“妈妈给孩子做饭,洗衣服,还拍孩子睡觉,那你怎么拍我呢……”
谁是妈妈?原生态的场景,充盈着满满的情,浓浓的爱!把谁是妈妈的场景描写出来,不就是最好的开头吗?
这样的开头一下就能抓住读者的心,触动读者感情神经!
我内心涌起一股暖流,这股暖流变成冲动的文字,冲动的文字像山洪一样漫过了阻挡文思的堤坝。
其实,以前给稿子起了个题目,叫《没有血缘母女的爱》,这回用《谁是妈妈》做了替代。当然 比《没有血缘的母女的爱》强百倍。
体会很深:一篇稿子有个好题目至关重要。那么,开头好不好也非常重要。
常与文友交流,大家经常这样说:“文章,开篇几百字抓不住读者的眼球,就失败了。”
我在写非虚构作品的时候,也反复琢磨,把最重要的和最吸引眼球的信息放在最前面,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读者。
那么,开头决不能千篇一律,还要根据稿子内容,琢磨有特色的开头。当然,开头的种类我也没仔细研究,只是在非虚构写作实战中,摸索出4种,这4种挺实用的,也足够用了。
这4种开头方式为:一、细节式;二、散文式;三、概括式;四、疑问式。
当然,《谁是妈妈》就属于细节式开头。大家在读这篇作品(下期更新)的时候慢慢品味吧。
关于散文式开头,我说一下我写《城市流动的风景》一稿的体会。这篇稿子说的是我所居住的城市,上了数千辆公共自行车的事儿。
公共自行车的特点很明显——既低碳又环保,更主要的是方便市民出行。根据稿子的特点,我采用了散文式开头,整得那是非常温馨和浪漫——
夜渐渐地深了,绿色、黄色的公共自行车像一只只归巢的小鸟,回归街道旁、居民楼下的漂亮锁车器里。
霓虹闪烁,一排整齐摆放的自行车折射出靓丽的色彩,温暖着整个城市。
清晨,锻炼的,上学的,老的,少的,坦然自若地下楼,他们掏出公共自行车租车卡,往锁车器上一放,随手就推出一辆黄色的或者绿色的自行车。
广大市民的绿色、低碳、便捷、健康出行,就从这开始了。出行人骑着公共自行车唰唰“飞驰”,惬意神情写在脸上。
到了上班时的高峰期,街道边,居民楼下锁车器里的公共自行车没了,全部涌上了街头,涌上了小巷,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
概括式开头很容易理解了,就是把稿子的内容,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写在前面。
疑问式开头,多用于刑事案件侦破类的文章。比如,某某小区发生一起血案,被害人倒在楼道里,身上被刺了12刀,而且刀刀致命。
这起命案是什么人所为?他又与被害人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
好了,简要讲了非虚构文章的4种开头方式,既:细节式、散文式、概括式和疑问式。不知道你学会了吗?没学会可以加微信与我交流。
景文玺摄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