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晚的时候奶奶打来电话,哽咽着说,孩子,你睡了吗?你爸爸他们都出去了,你姑姑明天也要出远门,等再回来,就得过年的时候了。我心里难过,就想跟你说说话。
此时我刚忙完一天的琐事,上班,下班,吃饭,洗衣服,有时写文章。总感觉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时间就过去了。曾经的孤独,彷徨这些困扰我良久的情绪,也已经很久没有拜访过我了。
但是奶奶哽咽的语气,深深的叹息突然又使我想起了那些时光,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无人诉说的困苦,都在此时鲜活了起来。
我是了解这种滋味的。就像是一口冰冷的深潭,默不作声的,但是却有力的把你拖进去,终日面对着潮湿的落寞和水草般的恐惧。
我曾经认为,到了奶奶这个年纪,差不多就算是退休了,既然退休了,那就不会有太多压力,就要好好的享受生活,散散步,聊聊天,甚至看看电视剧,或者去赶个集,找老姐妹唠唠家常,八卦八卦。过一种最自然的,最轻松的生活。
但是我错了,我高估了一个老年人的乐观,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心理上的需求,需要被关注,被询问,需要被爱。他们害怕孤独,害怕健康和生命的流逝,更害怕不知哪天突然而至的疾病和危险。所以,他们或许比年轻人更需要陪伴。
我想起之前与奶奶在家的晚上,由于节省惯了,她总是关着灯看电视。四周浓密的黑暗里,包裹着一片微弱的光,里面是一个矮小的身影,静止的。时间一点点的向前走,她的头也一点点的向下滑,反复几次之后,她深深的叹一口气,关掉电视,然后上床,躺进一片彻底的黑暗里。
这个场景莫名的使我感到心酸,一个辛苦一辈子的老人,半生献给了家庭和苦难,半生献给了操劳和儿女,到头来,虽然远离了苦难和操劳,却也远离了儿女和健康。他们中的很多人或许还不会用手机,不会打电话更不会发视频,就只能日复一日的在想念中期盼,或者是煎熬。
作为后代的我们,真的这么忙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多少人在外为了前途而拼搏,而逐渐的忘记了回家的路,又有多少人忙着应酬忙着迎接新的生活,而逐渐的忽视了身后殷切的期盼?他们不需要我们给他们买多少东西,送多少钱,他们只需要我们时常的陪伴,在他们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能够坐下来,好好的听他们说说话。
老家之前有一个老爷爷,一个人住在很简陋的小房子里,衣服破破烂烂,吃饭从来也只是凑合。但是人很慈祥,身体还壮实的时候,经常会帮我爷爷做些活儿。也很温和,总是在我去他家里的时候,拿些糖果给我吃,每次都笑呵呵的。
听奶奶说,老爷爷有五个儿女,四个女儿都嫁的不远,但是都不孝,最孝顺的儿子却在很远的地方当兵,一年也回来不了两趟,而且寄过来的东西还都会被女儿们瓜分走。
我听了心里很难过,问奶奶,那老爷爷的儿子为什么不把他接走呢?他一个人,那么老了,以后怎么生活?
奶奶摇摇头,含糊的回答我,或许太忙了吧。
当时的我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真的就这么忙吗,忍心让老父亲生活的如此困顿?
再后来,我在外求学,远离家乡,再也不能总是去看老爷爷。有一次在回家,奶奶告诉我,你还记得那个总是来我们家的老爷爷吗?他死了。
我震惊的几乎落下泪来,他死的时候还是一个人吗?有没有人在他的床前听听他的遗言,给他擦去流过脸颊的泪痕?他是否对这个世界失望透顶,带着满腹的委屈和悲伤离开人世,却连一个诉说的机会都没有?
他的儿子千里迢迢的赶回来,内心是否悲痛万分,后悔之前对老父亲的关怀太少太少?
这些我都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对自己的至亲保持一份关爱之心,一份敬重之意,是每个生命的最基础的情感,动物尚有情意如斯,人反而却忘记了吗?
人世间生活不易,要生存,要前途,要活得漂亮,这些似乎都成了年轻人的全部核心,但是,别忘了家里的老人那殷切的期盼,毕竟,没有他们,也没有现在的我们。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想在你并不是那么忙的时候,陪他们说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