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4   我的课堂微镜头——层层剥笋式解读《三峡》“春冬之时”

204   我的课堂微镜头——层层剥笋式解读《三峡》“春冬之时”

作者: 扬扬茗 | 来源:发表于2022-09-06 19:08 被阅读0次

2022-9-7  周三    热热

写作业

各路大咖,你们好!

来来来,让我们先来朗读一段写景的文字——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这段文字摘自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三峡》,主要写的是三峡春冬之时的景物及其特征。

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结合具体的文字探究了三峡春冬之时景物的特征,很顺利也很欢喜。可是,当我抛出“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来写三峡的春冬之景的”这一问题时,学生们的表情分明凝固起来了。

我尝试着让小组成员讨论解决,无果。

我可爱的学生们,他们刚从七年级的懵懂走来,又经历了吃喝玩乐的快乐暑假,如此脑回路可以被理解和被尊重,另辟蹊径才是突破这一瓶颈的王道。

下面展示的是我的课堂片段,姑且叫它“我的课堂微镜头”——

师:同学们,喜欢做课堂游戏吗?

生:喜欢!很喜欢!特别喜欢!

师:嗯嗯,那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个课堂听写小游戏。来,有请小A,小B。你俩来讲台上展示,其他学生写在课堂笔记上。

生:(欢喜着,充满期待地准备着)

师:听写开始!第一组词语——素湍、回清、悬泉、瀑布、飞漱;第二组词语——绿潭、倒影、绝𪩘、怪柏。

生:(台上台下,认真一片)

师:同学们,细品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第一组词语是动词,第二组词语是名词。

生2:我发现第一组的景物是动态图,第二组景物是静态图。

生3:我发现这两组词语中有表示颜色的字,比如“素”“绿”。

……

师:大家的发言让我佩服!为你们点赞!那让我们再次回到原点问题——这段中,作者怎样写三峡的春冬之景?

生1:动静结合的写法,使三峡的春冬之景有动有静,生动有趣。

生2:运用了很多四字句,整齐和谐,朗朗上口。

生3:用了表示颜色的字来修饰景物,使三峡春冬之景显得五彩斑斓。

……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作者主要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真是“良多趣味”!

学习

瞅瞅,瞅瞅!

课堂上的突发奇想,让我的孩子们心领神会,一切都刚刚好。

教室里洋溢着快乐的空气。

远航

相关文章

  • 204   我的课堂微镜头——层层剥笋式解读《三峡》“春冬之时”

    2022-9-7 周三 热热 各路大咖,你们好! 来来来,让我们先来朗读一段写景的文字——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

  • 层层剥笋,揭示核心

    在老家的春天,到处随处可见的竹林里都是竹笋,小时候的记忆里,就喜欢看刚冒出来的小竹笋破土而出,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人...

  • 层层剥笋谈语文

    今天台湾的陈嘉英老师给我们上的一门名为《知性写作》的讲座深受启发。受到什么启发呢?一是在她讲座上,允许不同人对...

  • 2017-10-16

    人生就像是剥笋的过程,一层层剥下来,每次都是新的变化。

  • 2017-10-16

    人生就像是剥笋的过程,一层层剥下来,每次都是新的变化。

  • 春冬之时

    回春时 无云 也无晴 想你不必要的眉目低垂 心意在动 我暗许你在我心中野蛮生长 风声是不负责任的 香气四溢 只敢怪...

  • 剥笋

    今天,奶奶从山上拔来了许多笋。由于这些笋细细的,光靠平时普通的剥法,笋肉也会被剥掉。所以,妈妈教我一种剥这种...

  • 四季之恋

    春之时,大地染上点点新绿,杨柳吐翠,山花烂漫。迎着晨风,小草翻起层层微浪;夏之时,天际升起炎炎烈日,热浪滚滚...

  • 《莫之仙体》之行书.西溪竹笋

    西溪竹林最多,笋产极盛。但笋味之美,少得其真。每于春中,笋抽正肥,就彼竹下,扫叶煨笋,至熟,刀截剥食,竹林清味,鲜...

  • 乡间的随意

    上篇关于抽笋子的文说到以前剥笋子的办法都是用食指来卷,剥完笋手指会红肿,这次剥笋,外婆发明了新的方法。 外婆要我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4   我的课堂微镜头——层层剥笋式解读《三峡》“春冬之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ng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