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多爱酒,书画大家亦然。“草圣”张旭借酒释放内心的狂野,大醉之后 “脱帽露顶”,以头濡墨,在墙上狂书。
“书圣”王羲之传世名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传闻是王羲之在酒酣耳热、醺醺欲醉时,以蚕茧纸、鼠须笔书成,遒媚劲健,似有神助。等他酒醒后反倒是“屡书不及”,完全没了神韵。
美酒之于书画家,是灵感捕捉器,是释放内心情感的媒介。
近日,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郑州中山书画院院长王三友为代表的数十名书画家,走进赊店老酒,溯源赊酒历史,采风创作。以赊酒为媒,寻书画之灵。
在赊店老酒5000年酒史馆,一行人开启了真正的溯源之旅,溯源千年酒文化发源历史,借助每个时代不同的酒具,一窥古人的喝酒趣事。
津津有味的聆听赊酒历史,从酒祖仪狄酿酒、汉光武帝刘秀赊酒旗起义,唐太宗闻香下马。赊酒的历史文化,在导游的讲解中渐渐变得清晰。
书画家果然爱酒,来到赊店老酒岂有不喝之理。6400窖群领略到窖池规模后,对刚酿出来的原浆酒,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拒绝。挑战的就是那一碗烈性和酒性。
而在中原山体洞藏基地,还能品尝更珍贵的“洞藏柔”美酒,至少历经十年的存储,缓和基酒的过度强烈,才更加醇厚柔和。
王三友大师现场挥毫泼墨
品尝了两种赊店特色美酒,在临湖水榭,在自然美景之间,大家趁着酒意,现场创作,挥毫泼墨。王三友老师也意兴高涨,现场进行激情创作。
王三友老师最善章草,创作时起笔落笔,提按转折,抑扬顿挫,虚实轻重,都有着明显的韵律美。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苦练,终成飘逸中不失稚拙,狂放中不失传统的自家风貌。
然而书法大师从来不是一日练成的,只有练完一张又一张字帖,用秃一根又一根毛笔,凭借坚韧的心性,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扛得住时间的打磨,才能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并逐渐拥有自己的书法风格。
在苦练基本功的岁月里,大部分人是默默无闻的。多少人因为无法忍受辛苦与无名的双重压力,中途放弃。所以最终能被大家所熟知并认可的书法家总是很少。人只有经历了时间的洞藏和打磨,才能真正成长。
赊店老酒在酿酒的过程中,也深刻明白时间洞藏的重要性。赊店老酒中原山体洞藏基地,地下14米深山体洞,恒温恒湿,历经数十年岁月,去烈存柔,成就元青花·洞藏年份酒,成就洞藏柔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