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方屁噗先生喊出了“解放儿童”的口号,因为他以解放儿童为目的将本该去补习班学习的儿童带去山里愉快地玩耍而遭到绑架罪的指控,即使要面临牢狱之灾,他依然毫不动心,坚守自己的理念。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多年前有人为了解放女性而奋斗,如今,有人为了解放儿童而奋斗。
这是电视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里汪洋律所接手的一个Case, 方屁噗并非本名,为了让自己的名字听上去更有趣,更吸引儿童,方屁噗先生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方屁噗,而且有身份证为证。每个听到他名字的成人都会报以奇怪的眼神,但每个听到这个名字的儿童都会开心的哈哈大笑。也许儿童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对他们来说,开心就会笑,不开心就不笑,而成年人则总是戴着批判的眼镜,历经事故的他们很难再有单纯的情感。
在韩国,为了应对学业和生存压力,内卷从孩童期就开始了。儿童的业余时间被各式各样魔鬼训练营般的补习班所占据。学校和补习班的时间加起来,每个儿童每天的学习时间至少为十二个小时。以方屁噗先生妈妈经营的茂辰补习班为例,孩子们每晚十点才能结束学习,这期间,他们不允许吃东西,上厕所的时间也只有两次,而且需要向老师申请,得到许可才可以去。晚上十点结束补习,他们不是立刻回家,而是一窝蜂涌向马路对面的便利店,购买香肠、泡面、高咖啡因含量的饮品等速食充饥。孩子们小小的肩膀上,是父母沉甸甸的希望,是容不得喘息的沉重压力。所以,很多孩子营养不良、个头不高。
打败同龄人、考高分、上重点学校、找一份体面又高薪的工作,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主动或被动的成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努力奔跑,不敢有片刻的懈怠。
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玩耍是儿童的天性,而不是奢侈品,成为一个孩子才是一个孩子应有的状态。
方屁噗先生的妈妈,茂辰补习班的社长。剧中世俗的典型代表,虽然早年间是单亲妈妈,但她把三个儿子培养为韩国顶尖大学的高材生,儿子是她的骄傲,教育方式是她的骄傲。为了培养更多她的“儿子们”,她开设了茂辰补习班。这个补习班的秘诀就是:压榨儿童的天性,牺牲儿童的本性,获取所谓的成功。
她以为对于这所谓的成功,孩子们应该是很开心的,就像她的儿子们那样,符合了世人的美好期许。所以她和大多人一样,一开始认为自己的儿子心理畸形,行为怪异,所以才会有解放儿童的一套歪理邪说。她所不了解的是,她的儿子方屁噗并不因她的成功教育而快乐。他倡导解放儿童,本质其实是对自己的解放,是对自己失去的童年快乐的呐喊。因为失去,所以了解。因为压抑,所以反叛。
在禹英雨律师的帮助下,方屁噗在法庭上和孩子们展示了什么是解放儿童的真正含义。然而动人的场面没有为他免去牢狱之灾,此后也大概率不会掀起解放儿童的热潮,孩子们仍然需要付出一切以在竞争惨烈的时代为自己谋求一席立足之地。但在那一刻,他被泪流满面的妈妈理解了,那个渴望成为自己的小孩被妈妈妈听见、看见了,那意味着他终于解放了自己,而妈妈也解放了她自己,虽败犹荣,他的自我革命是成功的。
难道我们只剩下竞争一条路可走吗?在电视剧《家门的荣光》中,女主何丹雅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江石结婚后,丹雅告诉江石,自己从小在乡下读书,无聊的时候她就会绣花,班里第一名的学生告诉她: “有那个时间不如多做一道数学题,你知道以后我们的社会竞争多么激烈吗?我们女人需要像女战士一样的战斗才有可能存活下来。”丹雅没有回答,但她在心里说: “即使全世界都取笑会刺绣的我,也会那样的活着,因为那就是我,没有办法。”
后来的事实证明,坚持绣花的姑娘不仅没有在社会的竞争中被淘汰,而且成为了受人敬重的大学历史教授,在社会的激流中活得清新脱俗、优雅别致。
丹雅的魅力来自她的自信和笃定,她遵从内心的想法,秉持自己的信念,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她只是认真地做自己,坚定地走自己应该走的路。这条路上本就没有太多人,所以她无需竞争。
相反,当我们以打败别人为目标,把竞争作为手段,势必只会激起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拼个你死我活,参与竞争的人只会迷失在日益严峻的内卷当中,失去自我,
有趣的是,厉害的人从不靠竞争致胜,他们都像丹雅一样,选择了走窄门,走自己的路,最后却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比如埃隆.马斯克,比如蔡志忠,比如李欣频。
所以,像厉害的人学习,成为厉害的人,而不是像大多数人学习,成为普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