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4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课程的逻辑》4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作者: a5a78a755fde | 来源:发表于2018-03-06 15:41 被阅读0次

    这部分的内容是让我们来了解新课程的思想背景。

    乍一看这标题,好高深啊,什么是非线性模式呀?先问了一下度娘,是这样的解释:“从思维上讲,非线性思维使用的是人的右半脑,从层次上讲,非线性思维更多的是在人的潜意识里完成的。潜意识的活动更接近客观事物,更真实,更接近道。”

把概念弄清楚,继续读并摘录:

* 一、从”实质训练说”向”形式训练说”的回归:新形式训练说一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的消长

18世纪,在笛卡尔和莱布尼斯等人的合理理论特别是康德的批判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之下,“形式训练说”形成了。这种学说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习得实质性的知识内容,而在于形式的训练心智能力。而且强调在一种领域中所训练的能力能够迁移到其他领域。

  19世纪至20世纪之间,“形式训练说”逐渐丧失信赖,代之而起的是“实质训练说”。这种实质训练说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学习社会中有用的知识。其二是,丰富和深化儿童在目前的生活环境中业已获得的经验,以求得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4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qr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