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7

作者: 薛老 | 来源:发表于2023-09-16 19:30 被阅读0次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而珍贵的种子

    最近,我读了心理学家武志红一本书《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感触颇多。

    近些年原生家庭的概念被很多人反复提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不仅仅提现在身体上的生长,更多的还有在心里层面上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成长需要爱,需要被看见和理解,如果没有得到回应,对孩子来说,那就是最绝望的事情。无回应之地即绝境,身处绝境中的孩子,内心的黑暗是很难被驱散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看见和回应。

    “回应,像一缕光照亮了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被理解、被看见〞,所有的孩子,都是透过他人的反应来看见自己,根据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通过别人与自己的互动获得存在感。在积极回应和被看见的环境之下,孩子才有机会成长为自己。

    我记忆很深刻在上学期的时候,八年级有一位平常上我的课非常安静内向的男生,平常表现都非常普通,不爱表现,不爱说话,也不怎么抬头。每次我找人检查作业找人唱歌的时候,他总是躲躲闪闪,不愿参与。最后期末啦,我说我们要测试,谁能勇敢的唱一首歌,音准、节奏准确,只要能打动我和咱班同学,我就给他打个A。一开始他不敢举手。我说时间有限哈,下课铃一响就没有机会啦。然后就有其他同学推荐别人,他开始着急了,终于勇敢举手了,刚开始班级还有其他学生讨论的说悄悄话。他一张嘴整个班级都安静下来,全部安安静静认真的听他唱歌。他唱完,就连中间音乐间歇的时间大家都掌声不断,他整个人都在发光。我记住了这个瘦瘦高高、唱歌挺好听并且还在害羞的男生。从那节课以后他上课表现就特别积极。上课头也抬的高高的,很认真,也很愿意表现自己。下课还愿意找老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去发现孩子的特长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幸运。

    内向的孩子在集体中不如活跃的孩子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往往是被教师忽略的一个群体,他们怕“抛头露面”,但内心又渴望被关注,不过大张旗鼓的过分关注会让他们害羞甚至不知所措,他们更喜欢温和的、具体的方式来回应她们的期待。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因材施教,粗化“标淮线”,内向性格的孩子本身就对自己标准高、要求严,孩子是细线条,教师就要“粗线条”一点,高关注会容易增加心理压力,一旦关注度降低,则导致心理产生较大的落差,从而影响情绪等等。

    还有平时在课堂上会有个别发出不同声音的孩子,他们是很聪明的孩子,很有想法也敢于表达,表达的方式往往可能会令我意想不到。你说东、他说西。专业拆台八十年。那个时候一定劝自己别生气,耐下心。自己也是学生过来的。这小子无非想表现一下自己。一会给他个机会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巧的是找他唱歌还挺好听。那肯定得逮到机会好好夸夸他。哎就这样我们上课和解啦!他上课也不捣乱啦!还能给我检查一下作业。还挺不错的。

    这就启示我们教师应主动、耐心地关心他们、走近他们,多花时间在他们身上,在陪伴的过程中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人关注和在乎的。他们在获得安全感后便会更加大胆地参与课堂,更愿意表达,会越来越愿意开放自己。去接受更多的精彩。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而珍贵的种子,需要得到我们正确、细心的浇灌和呵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身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还要看到孩子们内心的需求。看见更多孩子的可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09-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ri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