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块残碑,唤起神秘“武兴国”跌宕往事……

一块残碑,唤起神秘“武兴国”跌宕往事……

作者: 岭南松罗家庆 | 来源:发表于2022-08-03 22:17 被阅读0次

来源:高台兴南加油站

2010年8月6日,在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西十余里,国道309线(陕甘公路)北侧的横现河镇毛坝村一处工程工地,挖掘机推出了三块青石质地墓志碑。

于是,文物保护人员很快赶往现场。据最先保护墓碑的村民讲,当时挖掘机挖出了三块碑,另外两块被就地掩埋,已无法断定确切位置。现存墓碑由于碑首残缺,残块未能找到,致使墓主人难以定论。这块幸存的青石墓碑,高0.84米,宽0.86米,厚0.14米。其上纵刻碑文19行、每行20字。右上角残长0.34米,残高0.42米。缺失44字。

碑文全文如下:

“□□□□□□□□□州诸军事、征西将军、平羌

□□、□□□□、□□王夫人姜太妃之墓志颂

□□□□,□□□津。常姜□圣,龙首降神。来搙其穗,□□□□。□□所应,寳锺夫人。邦家之宝,乡国所珎。□□□□,□之能遵。功显中谷,义照河洲。窈窕淑女,□□□□。声如黄鸟,行若尸鸠。苹蘩朝□,杼柚夕修。□□□徐,如有□忧。烦姬赞楚,任似冀周。孝绩我后,□□加□。其恩如日,其泽如流。天步将臻,咸业方乱。

大山摧峯,邓林霄干。既□所天,澓虽国难。抚育孤弱,仙挽朝旦。频经汤火,屡遭水炭。内敏灵谟,外运神笇。灭景重晖,頺基澓观。专政九龄,洪业斯賛。百福云集,千灾雾散。乃修母仪,委重遗軆。言则宣经,行必由礼。五庙肃肃,二朝済済。柔风远覃,惠泽遐洗。方辞朱堂,永賔玄郢,寳器空陈。玉镜徒皎,鹄閞苔绿,旁灯衣缥。

哀恸人神,痛感禽鸟。金石有期。音晖无剿。

维大魏正始元年岁次甲申十一月甲辰朔十八日辛酉合墓三徂永安陵

石工

志音仝(这三字颠倒书写)”

根据其中的“姜太妃”和“魏正始元年”可知,这里的“姜太妃”是在公元504年于汉中下葬、的。参以北魏宣武帝元恪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刻铭,记述汉中由梁归魏,连接秦、蜀的褒斜复通等事件(“北魏正始元年(公元504年)汉中归附于我大魏,褒斜道得以复通。”)来看,正是氐族人杨氏家族在今天陕西汉中西部到甘肃南部建立的“武兴国”归附北魏的时候。而《南齐书•氐羌传》载永明五年(487),有司奏:“集始驱狐翦棘,仰化边服。母以子贵,宜加荣宠。除集始母姜氏为太夫人,假银印。”这里墓碑上记载的墓主“姜氏”应该就是武都国王杨文弘之妻、杨集始之母。于是,一段尘封千年的“武兴国”和一个曾经存在过的“氐族”的历史在此开始丰富起来。

氐族自称“盍稚”,“氐”为它族对其之称。魏晋以降,逐渐成为氐人自称。《汉书·地理志》中介绍道:“氐,夷种名也,氐之所居,故曰氐道”。可见氐族似与分布在秦陇、巴蜀之间峻岅相接的地势有关。如陇阺等。由于氐与羌相邻, 先秦时期乃视之为氐地之羌,又觉与羌有别,因称之为氐羌,或单称氐。西晋五经博士、史学家孔晁在《逸周书·王会篇》“氐羌以鸾鸟”的注中就提到:“氐羌,氐地羌,羌不同,故谓之氐羌,今渭之氐矣。”说明了东汉、三国、魏晋时期生活在今天中国西北的氐和“羌”是两个族群。

据清户部主事、考据家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注:“互人国即《海内南经》氐人国。氐、互一字盖以形近而讹,以俗‘氐’正作‘互’字也。”说明春秋战国时已有“氐人”存在。但在先秦史籍中往往氐羌连用或并称。如《诗经·商颂·殷武》云:“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从此可知,殷商时期,今天的川、陕、甘交界处便有了氐人。

和中原居民相似的是,氐人同样是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群体,而且氐人也使用汉字,汉化程度高。公元304年,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年号为“永安”,同年氐族的部落酋长之子李雄,在成都建立政权,自称为成都王,创立年号为建兴,史称这一政权为“成汉”,宣告十六国时期开始拉开帷幕。

从公元304年,到公元347年,成汉维持统治40多年。公元350年,氐族人苻健率领大军入主关中,攻入长安,公元351年,苻健在长安建立第二个氐族政权,创年号为“皇始”,史称这一政权,为“前秦”。

苻健称帝后,励精图治,减赋缓刑、大兴儒学,同时知人善用,在苻健的统治下,前秦国力日渐兴盛,史书这样记载前秦的盛世——“关陇清晏,百姓丰乐”。但是由于前秦第三代君主苻坚(秦世祖)穷兵黩武,贸然向东晋进攻,于383年淝水之战中落落大败,前秦迅速陷入分裂、动荡,公元385年,苻坚被后后秦主姚苌杀害。394年,前秦皇帝苻登在马毛山以南跟后秦皇帝姚兴交战,废桥之战被后秦 尹纬 击溃,被生擒后斩首,太子苻崇投奔湟中称帝。十月,苻崇被西秦首领乞伏干归驱逐,投奔陇西王杨定,两人合兵攻打西秦,被西秦的凉州刺史乞伏轲弹斩杀,前秦正式灭亡。前秦灭亡后,苻秦宗室并未遭到他国屠戮,宗室多辗转各国为官,其中以后仇池国为主。

而在后仇池国强盛时,曾一度占据汉中。公元414年,东晋刘裕征蜀,收复汉中,仇池守军一溃千里,撤离梁州,后仇池国献上降表,向刘裕称臣,归附东晋。南朝刘宋初年,杨玄在位,自称武都王,接受刘宋册封,称臣于宋。公元427年,后仇池国掠取赤水 、宕昌、漒川等地,公元436年,杨难当欲借北魏之力摆脱刘宋控制,在位时自称大秦王,年号建义。公元442年,后仇池国趁刘宋北伐失利,发兵刘宋的汉中地,刘宋发兵反击,仇池军被宋军全面击溃,刘宋继而攻入后仇池国境内,驻守仇池的守将向刘宋投降,走头无路的杨难当带领余部在陇右投靠北魏。后仇池国被刘宋所灭,国祚延续57年。

不过,随着刘宋在5世纪后期陷入衰落,后仇池杨氏后人又开始另谋他举。公元472年,原后仇池国国主杨盛第二子,即杨唯当之弟杨文度始称“武兴王”,并继承了从兄杨僧嗣的武都国(东据今陕西略阳以东,西界邓至 (今四川南坪),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北邻宕昌(今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国主之位,刘宋西北边防出现了重大缺口。于是,北魏很快向武都国进攻,477年,大将皮欢喜率军攻破武都国最后城池茄芦城,斩杀杨文度,灭亡武都国。

氐族也随之分裂为主要的两支:一支在后仇池国主杨难当簇第杨广香的率领下投奔北魏,依旧镇守在茄芦城;另一支在杨文度弟弟杨文弘的带领下收拾残部退守到武兴,依附刘宋,刘宋封其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武兴国就此建立。

武兴国建国仅仅一年两个月,刘宋政权就发生宫廷政变,被当做箭靶子的萧道成经过一番操作将刘宋变成了南齐,而武兴国却没有继续依附南齐,而是走向决裂。

原来,南齐建立以后原先投入北魏怀抱的氐族一支杨广香叛归,萧道成极为高兴,还说:“伪虏茄芦镇主、阴平郡公杨广香,怨结同族,衅起亲党,当守之世,遂举地降敌。茄芦失守,华阳暂惊……广香翻迷反正,可特量所授。部曲酋豪,随名酬赏”,先封杨广香为沙州刺史、征虏将军,后又加封为西秦州刺史,封杨难当的孙子为北秦州刺史。对武兴国国主杨文弘却是毫无表示,杨文弘由此埋下了对萧道成不信任的种子。

南齐建元元年(479年),晋寿人李乌奴、白水氐杨成起义进攻齐梁州。李乌奴先降后叛,并依附杨文弘,引杨文弘进攻梁州,此后连连兵败,退回武兴。第二年七月,南齐兵伐武兴,被杨文弘击退。

武兴国此时已经逐渐显露出独立称雄,不甘于受两大力量辖制的愿望;而此前对阴平杨文香已于建元元年举镇投齐,被封为督沙州诸军事、平羌校尉、沙州刺史,不久进号征虏将军、梁州刺史。杨文弘与杨文香本就不和,南齐明显是想让二者相互制约,这一行为给杨文弘带来了危机感,也成为其策略转换的导火线。

南齐对此十分不满,于是杨广香被命令参与征讨李乌奴。二年冬,又进而加封杨广香为持节、都督西秦州刺史,广香子杨炅为征虏将军、武都太守。同时,也改立杨文弘从子杨后起为武都王,镇守武兴。以此来分化、打击亲魏力量。

公元482年(南齐建元三年),武兴杨文弘在南齐的不断分化打击下再次遣使请降,这是符合南齐以氐制氐、共谋北魏的策略的,于是接受杨文弘的请求,封他为北秦州刺史。不久,阴平杨广香死,其子杨炅嗣位,但这一权力交接并不顺利,“氐众半奔文弘,半诣梁州刺史崔慧景。”

武兴国由此实力大增,这又给了杨文弘扩张的自信。同年,杨文弘即遣从子杨后起进据白水,“白水居晋寿上流,西接涪界,东带益路,北连阴平、茄芦,为形胜之地。”

占据白水使武兴国在疆域范围上又得以扩展,在南齐北魏间的影响力更为膨胀,双方都极力拉拢武兴国,希冀借武兴国力量扰乱对方边疆地区。

也就在482年晚些时候,杨文弘死,子杨后起即位。这时武兴国又分为两派:一派是镇守在白水的杨后起,只依附于南齐;另一派是保持中立的杨文弘儿子杨集始,同时接受者南齐和北魏的封号。经过十年的平稳发展,南齐永明十年(公元492年)秋天,杨集始集结氐族和蜀地军队数万人杀向梁州攻打汉中,击败梁州刺史阴智伯派来的桓庐奴、梁季群、王士隆等军队,在攻打白马的时候,杨集始采取火攻,但在南齐骑兵和步兵多批次的联合进攻下武兴国军队败下阵来,退守武兴。从此武兴国开始衰落。

南齐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四月北魏攻占汉中的时候,南齐害怕武兴国会趁火打劫借机南下,给自己造成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便赶快派杨后起的弟子杨元秀截断武兴国后勤补给的线路,另派沮水氐杨馥之进攻武兴。岂料杨元秀的部队被北魏的南梁州刺史仇池公杨灵珍挡在了今天甘肃成县境内的泥公山,杨馥之则成功占据武兴,武兴国杨集始投奔了北魏。

杨元秀死后,镇守武兴的弟弟杨昌之没有挡住杨集始所率领的北魏军队,武兴又回到杨集始手中,重新有了武兴国。建武四年(公元497年),仇池公杨灵珍叛魏归齐,拍给他的第一个差事就是率兵攻打武兴。他果然将武兴拿了回来,迫使杨集始也归降南齐。而北魏不会看着这样的战略要地落入敌方之手,所以派遣李崇攻克武兴,杨灵珍失败之后逃到汉中,武兴又一次落到了北魏手里。

在北魏和南齐轮番争夺武兴的时候,杨集始在汉中悠哉悠哉看着大戏,直到南齐永元二年(公元500年),杨集始才重新取得信任,率军从汉中向北去收复旧地——武兴。在北魏梁州刺史杨椿劝降下,杨集始率其部曲千余人归降北魏,北魏将以前封给他的爵位予以归还。杨集始不用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祖地,武兴国得以重立,所以对北魏一直效力。

南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二月,杨集始去世,北魏政权赠谥“安王”,把其子杨绍先立为武兴王。两年后,北魏攻打南梁,占领阳平关和汉中,大有吞并蜀地消灭南梁的气势。虽然现在武兴国依附于北魏,但是武兴国的杨氏具有独立的政治理念,而汉中在武兴南边,被氐族杨氏是为退路。此时却落入别人之手,武兴国觉得非常不安紧张,最后选择率氐众反叛北魏,夺回阳平关。北魏派兵又一次占领武兴,杨绍先被押送到洛阳,武兴国前期至此结束

杨绍先被北魏俘获的二十五年间,武兴国便是不存在的。北魏末年,各地农民纷纷发起起义,陇右各族人也揭竿而起,北魏都城洛阳也发生内乱,杨绍先趁乱逃回武兴自立为主,又建立起了武兴国。可以说,武兴国的再次复立得益于陇右轰轰烈烈的反魏形势。

南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杨绍先去世,两个儿子却又是分道扬镳。一个儿子杨智慧率领四千多户归附南梁,另一个儿子杨辟邪镇守武兴依附北魏。到了南梁的杨智慧在南梁的土地上默默无闻的融入了芸芸众生中,而杨辟邪则在公元535年至553年十八年间的南北混乱中发展壮大。

不过,对于缺乏经济能力和雄厚兵源的小国来讲,最忌讳四面出击、反复无常。杨辟邪稍微有点实力就不老实了,自我感觉良好,在南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反叛西魏。第二年西魏就派叱罗协、赵昶等率军展开反击,最后杨辟邪兵败被杀,武兴国后期也宣告结束。从杨文弘开国到杨辟邪灭国,武兴国经历四代五主五十五年历史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从此氐族也开始了融入了东亚文明大怀抱的历史进程。

参考资料:

1、南北朝时期武兴、阴平国与北魏、南齐、南梁间的西部政局(峰哥美美哒)

2、略阳历史文化新高度!《武兴国志》出版发行~ (略阳头条)

相关文章

  • 辛丑腊月初六:意欲不朽!

    在云峰观门侧,散落着数块残残碑。从残碑碑文辩识结果推论,这里的残碑,每一块都是独立的,即每一块都与其它不相关,文字...

  • 山北,风南。

    走马北山关西里,鸟居南风苍狗去。 山下有块碑,一块寒风掠过残草掩没的碑,那块碑不过半人高。 碑前有个人,盘膝而坐,...

  • 一块残碑的考证(一)

    古代碑刻有记事、标示、警示教育、宗教信仰、传播知识等几种类型。因石头能够较长时间保存流传,故通过实地考察、...

  • 一块残碑的考证(二)

    书接上回。 之前说到,要破解残碑记录的是谁的生平,就必须找到同时参加过这两场(处)战争的人。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这两...

  • 《残碑》

    多情的落日忙着向草原告别 无事献殷勤 你留下的 我感动着 马蹄声里传来了思念 我没有将你一个人 抛弃在孤零零的旷野...

  • 苏东坡咏枣庄: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

    滕国故城现存古石碑中有唐王室诠造像碑、唐兴国寺碑、唐梁山耶娘碑、金太平院碑、金大定碑、元大清碑及华士奎等人的书法艺...

  • 辛丑九月二十七:太累!

    年纪不算大也?一天下来,散架了! 只好简单从事。报告一下今天的收获:新发现一块残碑,大概是一块碑的六分之一,或者是...

  • 一块生死未定的碑

    墨记·日歌(陆佰玖拾伍·2021.1.20) 一块生死未定的碑 1 每一块碑都宣称 属于一个死去的人 但每一块碑都...

  • 2010-10-11

    荒冢残碑字草草,秋风无力慰寂寥--(残)不续

  • 辛丑九月初二凑一次更

    第四次返回石龙口,为的是拿到一块残碑的拓片。 一如既往,一早动身,为了拓碑的目标,需要曲折前行,先去南官庄找王灿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块残碑,唤起神秘“武兴国”跌宕往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su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