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诗人古代诗人西行曾写过一句诗“虽不知神宫中有何种神灵,我仍然无限感动热泪涟涟”,如果我们读到这句诗就会纳闷了,都不知道深宫里是什么神灵,你拜个什么,拜就拜了,为何还热泪涟涟?其实,在日本确实是很多神社里面是看不到神像的的,很多神社里面只是在正中央摆着一面镜子,参拜的人对这镜子参拜。没有神他们拜什么,难道拜的是自己吗?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庙宇里都供奉着神的塑像,并且这些塑像都是具体的人物,而庙宇也通常以神的名字或神话了的人的名字命名,如观音庙、玉皇庙、关帝庙、孔子庙、张飞庙等。而日本的神社,不仅里面没有神像,并且我们很少看到用人名或神名字命名,如冰川神社、伊世神宫、春日大社等都是以地名命名的。
这些神社其实都是日本大和民族和琉球族的一个本土宗教“神道教”,神道教以自然崇拜为主,起源于本州岛和四国岛本地的崇神传统,属于泛灵多神信仰,把自然界各种动植物都视作神灵,所以我们在很多神社里是看不到神像的。这和我们中国人观念中的神完全不一样,中国的神一般都是人格化的,有性格,有形象,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王母娘娘,有的干脆就是神话了历史人物,比如关公,包公等。
日本的神道教是日本本土的一个宗教,起初没有正式的名称,后来,佛教传入日本,当时日本天皇大力支持佛教在日本的发展,佛教在日本逐渐兴盛,为了与佛教的“佛法”一词分庭抗礼,于是便创造了“神道”一词来区分与从外国传入的“佛法”。
日本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神道一词也出自中国的古代典籍《易经》“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需要提出的是,日本的神道教与中国的“道教”由于名称上的关系,有人往往以为是起源于中国道教,这点上没有看到相关的文献,但是秦始皇时期,道士徐福带3000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的传说给我留下了无限遐想。
关于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事实上,大部分日本人是没有什么节操的。比如,你就看日本人在年末年初,先是大街小巷尤其是商场,对基督教的圣诞节热情高涨,到除夕那天,晚上要去佛教寺庙听除夕夜的108下钟声,而12点一过,大家又蜂拥去神道教的神社初拜。
纵观一般日本人的一生,所参与的宗教活动,也混合着神道教及佛教的色彩。男孩出生后第32天,女孩第33天,会被带往神社参拜出生地的守护神。男童在三岁和五岁,女童在三岁和七岁时,会被带往神社参拜,祝贺及祈愿孩童的成长。成年后近90%的婚礼又采用神道教仪式的,当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但现在许多年轻人也开始采用基督教的结婚仪式,而到了生命终结之时,则采用的是佛教丧礼。
道友们,你们对日本人的宗教信仰有什么看法呢?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