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电影丨古琴美学与佛家思想:在碰撞中融合

电影丨古琴美学与佛家思想:在碰撞中融合

作者: 125935fb932f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18:32 被阅读18次

《听蜀僧溶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归元·惜春令》,首部佛教与古琴微电影

前段时间正麟君看了这部电影,被片中唯美的画面与心怀大爱的中心思想所吸引,遂与各位琴友分享。

此片讲述了关于生命圆满的故事—— 一个身患绝症的女孩,由琴声进入到归元禅寺后,经法师点拨,找到自我,明白爱与善的故事。意在告诉我们永恒的意义和真正的爱与慈悲。

古琴向来被视为“华夏正声”的代表,注重中国文化的正统,而由于佛教的外来文化身份,多少被排斥在外。虽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说法,但现存琴谱和琴曲中,与佛家有关的内容少之又少,远不如儒家和道家。 那此电影为何将古琴与佛教题材相结合呢,下面且听正麟君娓娓道来。

古琴与佛教的渊源

在古代音乐中,古琴是以一种独特的、鹤立鸡群式的文人音乐形态存世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古琴与佛教是互相排斥的。但由于古代文人雅士中佛教信仰的缘故,以及琴僧的参与和青睐,两方面的反对都没有阻止住古琴与佛教逐步结下的深厚的法缘。

古琴与佛教的共通之处

佛教中,“静”、“空”是一种宇宙间的大智慧,一种苦寂主体本身心境的提升。弹琴需要清明的心境,非清心不能尽古琴之妙,因此弹琴近似于佛家的禅修了悟人生的真理。拥有一张古琴,便多了与山水自然、与往圣先贤交流、与天地相适的乐趣,可以淡忘红尘中名利的纷争困扰。发展到禅境的佛家,其最高境界为不立文字,当下了悟,追求顿悟,立地成佛。这种境界实为最虚、最灵动,也最笃实、最直接的境地。音乐艺术本身不需借助文字而明心见性;而古琴之乐所追求意境之深、远、静,是必须讲求与心之虚静相配合的,所以,古琴之音天然能与佛家相容,佛家的境界又扩展了古琴的审美倾向。

相关文章

  • 电影丨古琴美学与佛家思想:在碰撞中融合

    《听蜀僧溶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 攻琴如参禅丨古琴美学思想中的佛家思想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其教义迅速为民众所接受,为文人所推崇,其佛理与中国文化互相吸收、融合,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禅宗...

  • 《秘密》读书笔记

    读书的目的是丰富自己的思想,让思想与思想产生碰撞,迸发出新的灵感。读书后所产生的灵感,思想的融合,要远超于...

  • 在思想碰撞中前行

    什么是课程,你对课程如何理解,学校进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在哪里?提及课程建设往往是令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感觉...

  • 绿皮书

    Cross Culture 无处不在。思想碰撞中理解,情感互动中融合。 『绿皮书』点映,先来定个基调 2019年观...

  • 碰撞与融合,呐喊中思索

    谭维维音乐作品《华阴老腔一声喊》 伙计(哎)抄家伙…… 随着舞台上老汉的一声吼,其余四位老汉的应和,二胡,阮,快板...

  • 四十岁说

    一 再读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读他融合了东西方哲学与美学思想的人生三境界...

  • 喜神

    喜神不是天上的神仙。喜是欢喜、喜悦,神是心神、神情。 《菜根谭》融合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充满了哲理与智慧,作者...

  • 东方美学,人间词话。

    东方美学,人间词话。 茶道丨香道丨诗词丨文学丨人文丨养生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音乐里,美学绽放 美学,是公元175...

  • ART FACTORY 每个细节都与众不同 有荣-意大利之家

    ART FACTORY 每个细节都与众不同,他们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充满时代特性的元素与美学相互融合,在精致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丨古琴美学与佛家思想:在碰撞中融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vt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