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辞职后的365天,我结束了焦虑。

辞职后的365天,我结束了焦虑。

作者: 非严肃德国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23:09 被阅读0次

无问东西,让观点多一个角度

撰文| 六角橘

其实,这个愿望我也不是从来就不知道。想了想,只是自己从来不敢直面。我怕什么呢?

去年10月,我在【非严肃德国】公众号写了一篇《辞职后的第100天》。那篇文章,得到了很多回应。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我辞职已一年,同样,写篇文章纪念下。

辞职前的日子我之前写过,大概是每天匆匆赶路的状态,就是一个阶段还未完成,就已经慌里慌张进入下一个阶段,就像一条一直低着头喘着气前行的狗,从未停下来好好想想,这是要赶向哪里。去年7月,我裸辞,强行给自己创造一个思考的时间。活这么大了,这个时间,我觉得我需要。

辞职后的前三个月,是无比的轻松。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道,连平时一脸阴霾的北德人在我眼里都是友好的,连空气都是甜的。

三个月过后,还是得面对现实。

01 如何找到最想做的事情 

辞职前,我同时做着好多事情:

在语言学校当助理

跟着柏林自由大的教授写学术文章

准备着自己的研究项目申请

给媒体供稿

办着一个中德文化交流协会

在一所私立大学教课

还和前老板筹划着一同创业

我每天忙得晕头转向,但每件事我都做一点,每件事好像都没什么大的进展。而我,每天都慌得一匹。

辞职后,我最先想搞清楚的问题是,在这一堆事情中,我到底最想做什么?这里,我借用了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想象一下我死的那天,如果哪件事情我没去做,我会后悔不迭?很快,我就有了答案。

第二个方法是,回想一下活到目前为止,最让我快乐的几件事。我想了一下,有三件:

第一件事是上高中的时候,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办了份校报,报纸名叫《原野风》,属在学生会名下,我机缘巧合地当了主编。就是这份报纸,拯救了我整个无聊的高中生活。

第二件事是为亮点在线(stern.de)写专栏。那时是北京奥运会,我记得我的第一篇文章上线时,我兴奋得手抖。

第三件事是前年8月第一次在《南方周末》上发表文章,那篇文章还被推上了南周公众号。那时我正在上班的路上,猛然看到当天的推送是自己写的,高兴得想哭。

讲到这里,答案已经很明显了。这个答案,和用第一个方法得到的答案,是同一个。

我十分确定,我想写作。

▲ Image by engin akyurt from Pixabay 

其实,这个愿望我也不是从来就不知道。想了想,只是自己从来不敢直面。我怕什么呢?

怕穷,觉得写作就是一个穷一辈子的营生。而我,不好意思,挺喜欢钱。

怕自己不够好,每次文章发表,我都觉得是又一次走了狗屎运。

于是,我把心底这个愿望一直往后拖:等我不缺钱了,我就写本小说。等我当上教授了,我就开个专栏。等我以后有时间了,我想拍部纪录片……

拖到了35岁,我终于意识到,“缺钱”可能是人生的一个常态,在德国我可能永远无法当上教授,并且,连时间,我都快没了。而我的小本子上,还有那么多写作的主意,没有实现。

不能拖了,该开始了,立刻,马上!

02 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光靠写作,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不能养家糊口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陷入了长期的纠结中。

我纠结,是不是还是要去找份工作。可是,是找全职还是半职的呢?找全职很难同时坚持写作,找半职不就和原来的工作一样吗,我不是那种在工作中可以只操一半心的人。

另外,如果找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呢?

我想过去教中文,想过去大学做管理工作,想过继续做学术,想过去做移民服务,想过要不顺应下市场需求,去学个Python速成,甚至想过要不去咖啡店打个工,或到哪家店去卖个表,因为这样的工作至少不用动脑。

我把这些可能性写在纸上,一遍遍地看,但好像,比起写作来,哪个领域的工作,都像是鸡爪子煮白菜,食之无味,我没那么确信,也没那么大的热情。

今年1月,我终于绷不住,给自己下了任务:一个星期发一份工作申请,管它什么,有什么合适的就申什么。

可发到第三份申请的时候,我就已经很沮丧。申请写得完全是为了应付差事,我甚至暗暗希望,千万别让我去面试——这样的状态,怎么能行呢?!

今年2月,我去参加了劳动局为失业人员组织的培训课程。劳动局的课程,果然如传说中的一样,很烂。但即使如此,大粪里淘黄金,还是可以淘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在「职场中的横向思维」(berufliches Querdenken)这样的练习中,我突然开了窍。

职场中的横向思维,是在已有技能的基础上来联想和扩充。于是,我自问,以写作为中心,结合我的传媒专业背景,再结合我16年的德国生活经验,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最终的答案在这里并不重要,我想说的是一个思维的转变,请原谅我的榆木脑子用了这么久才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前的我,跨界多领域,可各领域间联系不大,导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不硬。而现在,写作对我来说就像是一颗秤砣,定了心,然后以它为中心画一个圆,只要能支撑这个中心的,都可以做。而我的心,也不再慌。

▲ Image by Arek Socha from Pixabay 

03 没有绝对的自由 

今年5月底,我正式下定决心,不找工作,成为自由职业者。

自由职业,听上去挺自由,实际上,要求极强的个人管理能力,否则一不小心就变成邋里邋遢的社会闲散人员。

辞职后最初的日子,不用上班了,起床突然变成一件很难的事情。磨磨蹭蹭爬起来,工作效率也不高,加上窝在家里运动少,看电脑看到脖颈酸痛,腰也疼,让我一度怀疑是我的床出了什么问题。

正式下定决心后,我在市区的共享办公室租了工作位,就像上班时一样,每天朝九晚七出来“上班”,呵呵,人真是个矛盾的动物,别人让我朝九晚五我就受不了那份束缚,自己朝九晚七晚八也乐得屁颠屁颠。

自我管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牛吹出去,量化,然后让朋友来监督。比如7点以前起床,每月投一篇稿,每星期一篇公号文,每周做一次运动,每天学一篇英语,每天走一个多小时步行到办公室。对,你们看,我现在就是在把牛吹出去!

还要设立奖罚措施,比如我和一起做公号的散仙互相监督,谁起晚了,除了要忍受对方翻出天际的白眼,还要请对方喝杯咖啡。

除了时间管理,自由职业者还要做关系管理。上班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机构,机构里有同事。自由职业,就只剩一个人了,很像当年一个人写博士论文的感觉,就是一个人一直在写东西,可以整天不说一句话。这种感觉很恐怖,仿佛被社会隔绝一样,我一度怀疑,我是不是真的需要住在德国。

我有时很羡慕在大学当老师的好友,系里时不时有文化活动,可以见到天南海北的有学问的人。作为自由职业者,想参加社会活动,全靠自己主动,因为你不在一个成型的框架中,可以跟着走。你所要做的,是要把一些完全无形的东西捏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形状,把一团乱麻拧成绳,然后从中抓出一根红线来。这活计费时费力,并且没人付费,可这也是自由职业者的自由之所在。

所以,真没有绝对的自由。

▲ Image by Cindy Lever from Pixabay 

写了这么多,辞职后我都做了些什么呢?

现在回头看看,除了故意拿出时间用来纠结和思考外,还是做了一些事情: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5篇文章,将【非严肃德国】公众号做成了一个写作共同体,投资了一家新公司,并且,很幸运的,这家公司做成了第一单生意。

最后,自然是感恩。感恩从小让我在一切大事和大方向上自己做决定的父母!

感恩鼓励和支持我写作,还有监督我自我管理的朋友们!

感恩自己所处的这个充满变数的,虽看不太清方向的,但新奇有趣的时代!

辞职后的第365天,我很好,你呢?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非严肃德国:fys_deguo

以德国为坐标,分享生活中有趣的德语、人、物、事儿,还有成长经历。

相关文章

  • 辞职后的365天,我结束了焦虑。

    无问东西,让观点多一个角度 撰文|六角橘 其实,这个愿望我也不是从来就不知道。想了想,只是自己从来不敢直面。我怕什...

  • 我的名片

    自从​我​怀‎孕‎3个​月​辞‎职后圈‎子‎小​了‎,最近​我链‎接‎了‎好​多​小伙​伴‎。 为‎了让​大​家更...

  • 裸辞,你真的想好了吗?

    最近这段时间,经常收到关于一些朋友离职的信息。 不少在离职后,因失业而焦虑。 裸辞,你想好了吗? 真的想好了吗? ...

  • 当你迷茫焦虑时该怎么办?四个步骤,解决职场问题

    最近这几天我非常焦虑,而且焦虑的程度越来越强。自从离职后,各种焦虑就开始了。5月份离职至今,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工作...

  • 辞职后我很焦虑

    6月中旬,我离开了工作将近两年的公司,自2007年毕业起,这已经是我所工作的第四家公司,前三家分别做了6年、1年、...

  • 写给下次想要裸辞的自己看

    今年是我第二次裸辞了。比起在大连的两次裸辞,这次裸辞后真的有些许焦虑,不是焦虑疫情当下工作难找,而是不知道去步入...

  • 逃避上班,只为着那点自由

    辞职一个多月了,这次是真的鼓起勇气裸辞的。 很奇怪,辞职之前几个月还很焦虑,不知道辞职后的自己还能做什么,也害怕自...

  • 辞职后,我变得越来越焦虑了

    01. 从上一份工作离职后到现在也有三个多月了,也意味着我的新工作也有三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变了。 因为新工作...

  • 升职后,我变的更加焦虑

    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卡耐基 01 升职后我受到了排挤 14年年初,我升职了,成为公司...

  • 裸辞三天,我开始焦虑了

    离职已经三天,莫名的天天烦躁,简书还老推荐一些离职面试之类的文章给我,就因为上次我发布的文章它就检测的我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辞职后的365天,我结束了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wg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