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十六,已是奔五的人,所谓年近半百。按人生正常的生命周期算,人到这种年龄,一切已经定型,更多的人,不再折腾,不再梦想,不再有太多的期待。上有老,下有小,我们折腾不起,每日的柴米油盐,才是要好好考虑的。安心过好当下的日子,精心打点好现有的工作,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健健康康过好每一天,就足矣。
可至于我而言,我还很不安心。追求人生意义的梦想,想干出一番成就的意念,总搅得我时常心神不定。
莫名地想起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时光的流逝,日子的平淡,生命的短暂,梦想的渺茫,如此等等,一种复杂而混乱的情感,时常总在不经意间,袭上心头。
我工作稳定,作为公务员体系中的一员,作为通过考试招录进副科岗位的基层领导干部,我自信,不用花太多的心思,就能基本胜任本职工作。而受年龄的限制,职位上升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可以说,已到顶。更何况,对位置,对权力的欲望,从来没有过强烈的渴望。从青年起,自己的所谓的理想,是作者,是自由撰稿人,是旅行者,几十年来,这种内心深处的理想,一直都没有让时光消磨。
衣食无忧,轻松安稳的日子,并没有给我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如何在工作之余,追求实现生命的意义,我一直在做,但一直都做得让自己并不满意。
刚立夏,天气慢慢温热起来。望向窗外,江岸绿树成荫,清脆欢快的鸟鸣,声声入耳,是这个清晨最动听的乐章。这些不知名的各色鸟儿,尽情的欢唱,在树间跳跃,在江岸飞翔,无忧无虑。聆听着,遐思着,不觉有所触动。
我们人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烦忧,怎么才能时常保持一个喜乐的生命状态呢?都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我认为,努力修炼做一个君子,不忧不惧,生命的不如意,就没有那么多了。当下的我,对油米柴盐醋,对工作家庭生活上的日常琐事,基本不会烦恼,唯有在追寻生命理想上,有些苦恼,有些无奈,有些迷茫。
在这样一个夏的清晨,温热的阳光,正把淡淡的晨雾慢慢蒸化,远处的南山,渐渐露出她朦胧峻峭的身姿。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不去追寻梦想,岂不辜负了这个伟大时代?
我知道生命的意义,至于我,应该去做些什么,更知道,要知行合一。但当面对每日平凡的生活,尽管每日都会有些行动,做些丰满人生意义的事,如阅读,如写作,如运动,可这个积累过程,它却是那么缓慢,似乎看不到进步,感受不到希望。
来剖析一下自己吧。感觉自己缺的不是广度,而是深度。很多看过的书,知道的道理,在脑袋里有朦胧的印象,却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不否要考虑,精读好书,复述好书,给每一本读过的好书写读后感,甚而写书评,这样才能把读过的好书真正领悟,真正吸收。同时,把书中触动自己的东西,在现实人生中,去参照行动,去实践,去指导人生。空有太多的理论,不能择其善者而行之,大脑里充斥着太多的想法,只会把自己折腾得心烦意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践,则迷。学习知识,触动思想,改变观念,启迪智慧,最终都必定要落实到行动中。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我们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唯有不断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梦想才会慢慢清晰起来。
王国维说过,人生做学问,有三种境界。对照一下自己,不管是否自恋,认为大概正处在第二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想多读书,我想练写作,在我所处的环境中,毫无疑问,绝对是特立独行的。至于读书写作,没有交流的氛围,甚而有时还刻意不说,生怕引来无言的嘲讽与不屑。最多在日记中,在从来不发朋友圈的简书中,才会吐露着自己真实的想法。只做不说,有些顾忌,不愿说,这不就是独上高楼吗?在读书写作中,有感悟,有触发,有收获,都只能自言自语,如此,望尽天涯路的空茫感,便有些浸入骨髓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