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葆耕《歌德与浮士德》片段

作者: 白夜书摘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12:38 被阅读9次

1、那么造就了歌德的伟大的优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他的《自述》的开头一段话来说明:“永远努力的、内向和外向的、不断活动着的诗性修养与冲动形成他生存的中心和基础。”(2)这段话有三个要点:第一,就是永远努力着。歌德这个人是永远不停地在努力,在工作,在思索,在奋斗,他活了83岁,而他写《浮士德》一直写到82岁。一个82岁的老人居然还在写作,而且还完成了这样一部史诗性的作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他是一个永远努力着的、不断思索的、不断改进的、不断出成果的人。第二,他既是内向的又是外向的。作家常常都是内向的,比较重视对精神世界的思考和研究,而歌德不同的是,他不仅是内向的,而且是外向的。他致力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参加政治活动,曾经做过魏玛公国的大臣,在官场上走动;他还喜欢自然界,对自然界的动植物作过非常仔细的观察和研究,所以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成就;他既注重精神方面的思索,又注重外界的实践活动,他比那些和他同时代的作家更重视生活本身,他对于精神世界的思索往往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也构成了歌德比他同时代的人伟大的地方。第三,他有天生的悟性,有很高的资质、诗性的修养和冲动,他的气质更接近诗性。他往往凭着直觉,从感觉上的敏锐发现切入,把它上升为理性。这一点也是他和他的同时代的很多人不同或者说高于他们的地方。这三点构成了歌德的伟大。

2、著名的美学家和德国文化研究专家宗白华先生对《浮士德》的一段评价:

近代人失去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协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歌德是这时代精神伟大的代表。他的主著《浮士德》,是人生全部的反映与其他问题的解决(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在他的名著《西土沉沦》中,称近代文化为浮士德文化)。歌德与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内容,就是尽量体验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义,了解其悲剧而努力,以求解决其问题,指出解决之道。所以有人称他的《浮士德》是近代人的圣经。(5)

浮士德精神的出发点就在于寻求生命的最高限值和全部奥秘。即使明知“有限永远不能成为无限的伙伴,也依然要走向生命毁灭的终点”(8)。

3、开头讲的哲学、医学、法律、神学是中世纪的所谓“四大学科”。浮士德为什么厌倦这些东西?是因为它脱离了生命本原。文明的创造,本意在于生命的升华,但升华的结果往往造成对生命的压抑,这是文明的悲剧。不仅中世纪文明如此,启蒙学者的思想中也有压抑生命本原的东西。浮士德的强烈欲望:“观察一切活力和种源”,他认为离开生命本原的学术研究“连狗都不如”。书斋对心灵的禁锢使他身心分裂,他渴望沐浴在月光之下,走出犹如监牢般的幽墙暗穴,“涤除一切知识的浊雾浓烟,沐浴在你的清露中而身心康健!”这是一种生命力渴望获得释放而不得的苦痛。为此他乞灵于“灵学(魔术)”,但“宇宙符记”所给他的是一片虚无,一片幻景,倒是地灵使他“饮新酒而觉振奋”(地灵在这里象征着生生不息、充满活跃力量的大地),浮士德自诩与地灵亲近,但又嫌它丑陋。

4、《浮士德》的主题是什么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就是说,《浮士德》的主题就在我们《易经》的这句话里。“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就会发现,《浮士德》这样一个西方文本的主旨和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的自强不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相关文章

  • 徐葆耕《歌德与浮士德》片段

    1、那么造就了歌德的伟大的优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他的《自述》的开头一段话来说明:“永远努力的、内向和外向的、不断...

  • 徐葆耕《但丁和神曲》片段

    1、在维吉尔的引导下,但丁走过了地狱、炼狱,之后,维吉尔说,我不能再往前走了,我是不能进入天堂的。就在这时候,天上...

  •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片段

    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于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1) 当我们华夏民族已经进入了传说中的尧舜...

  • 徐葆耕《文艺复兴概说》片段

    1、在《蒙娜丽莎》的画里,我们看到了中世纪圣母的情调。但是,请大家注意蒙娜丽莎的微笑,掩藏在蒙娜丽莎的微笑里的是文...

  • 读徐葆耕

    妙笔生花葆耕文, 元气淋漓恋旧尘。 思想淡出学术在, 雏凤尤胜老凤声。 今读徐葆耕先生《清华学术精神》一书,为其字...

  • 歌德 浮士德

    入世来观察,受命来守望

  • 《浮士德》歌德

    外国文学作品之前一直看得比较少,因为专业课的缘故,需要恶补作品,所以自己囫囵吞枣上上下下也看了不少的外国作品了,歌...

  • 徐葆耕《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片段

    1、中世纪的文学,占据统治地位——或者叫“主流地位”——的是什么呢?是以圣经故事为代表的“基督教文学”。这个时期,...

  •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片段1

    龚自珍云:“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复中宵。”我从懂事的时候起,老师和媒体就教导我怎么做人和怎么做事。我从中学习人...

  •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片段2

    人总是忍受不了太多的真实。人喜欢在自欺的玫瑰色氛围中生活。于是,在我们的周围就有了太多的怯懦者和两面派。他们在媒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葆耕《歌德与浮士德》片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xs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