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
一梦吹散彭城18年

一梦吹散彭城18年

作者: VaneSSa_古月濘凡 | 来源:发表于2017-05-20 22:18 被阅读0次

窗外的月光依旧令人痴痴迷醉, 乍然从梦中醒来, 看到的不是梦中的彭城, 而是我最爱的红楼梦的故事的发生的所在地——繁华的美丽的金陵。香软软的月光,勾起了我那内心深处的丝丝情愫。

彭城,我最爱至亲的亲人,我的故乡。

在那里有个小地方,它并不像金陵那样有着悠远的人文历史文化,它也没有金陵那样充斥着的富丽堂皇,它甚至说很落后,能知道它的人数应该和梵蒂冈城国差不多,把它跟金陵比仿佛是对它的一种褒扬,它就是我的出生小县——睢宁。

没办法,我依旧爱它。

爱它的朴素,爱它的安谧,爱那片土地所承载的人,爱它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气息。脑海中时常回想起的微妙的时光还是小时候,家的前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条细长的小土路从绿意上霸气的穿过去,就是一条正从草丛中穿行的蝮蛇。小路的两旁站守着绿衣卫士,一颗颗沧桑的老树。小土路的尽头迎接的是一条条的大土路,它们便是人们走遍睢宁每一个角落的通道。还清楚的记得,在那条特定的土路上,爷爷骑着脚踏车,弓着腰,吃力地带着幼小的我往学校的方向前进着,车轮轻轻的碾过那条路,显露出一条长长的印迹,虽然会被磨灭,但心里的那条印迹已被终生烙刻……土路它承载着所有,任劳任怨,却从不像人们发牢骚,也许人们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他的旁边总有老树陪着,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夏日静谧的晚上,悠长的土路上像一个黑洞,不时就会从某处冒出什么东西,但那并不可怕,因为在旁边的树下总会坐着一群人们在乘凉,一边晃着摇扇,一边给小朋友讲着:“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头上的绿叶沙沙的作响,投下了它婆娑的树影,仿佛也在认真地倾听,“莎莎,莎莎,莎莎……"

可是,有一天……

听说路上的人都没了,我出门一看,我的世界突变,大树,土路不告而别,仅使留下的是一条条剥剐后的疮痍——水泥柏油路,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像一个个庞大又恶毒的巨人,我恨他们!它战胜了土路,但它战胜不了我的记忆,我对土路的回忆!

我清楚地知道,睢宁在发展,要追求经济的发展必然避免不了环境的破坏,人们的冷漠。既然改不了,那就让我慢慢去适应。

这样的适应一直持续到现在,不入流,迟缓的。可再怎样改变,我还会爱这个地方,爱着的是现在依旧生活在这个地方或曾经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

今年的荷月,刚满18岁的高考后的我,在向彭城挥泪告别后踏上了金陵的路程,它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我来到了这里,南京,南京医科大学,我的第二故乡。不知未来怎样,也不管它将会怎样,还是会笃定自信的走着……

相关文章

  • 一梦吹散彭城18年

    窗外的月光依旧令人痴痴迷醉, 乍然从梦中醒来, 看到的不是梦中的彭城, 而是我最爱的红楼梦的故事的发生的所在地——...

  • 力挽狂澜的苏轼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宋 ·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

  • 一蓑烟雨任平生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宋 ·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

  • 燕子楼中的苏轼:楼不言,月不语,人安在?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

  • 人生如梦,有谁入梦中,又有谁真正梦醒?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宋·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

  • 【云山随诵之58】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

  • “战神韩信”十大战役之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 彭城,又名彭城邑、彭城县,曾为古都涿鹿(即今江苏 徐州) 的旧称。彭城邑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是帝...

  • 彭城世泽 禄阁家声

    “彭城世泽;禄阁家声.”正是姓刘的祠堂对联。 彭城世泽 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彭城...

  • 彭城

    27世纪14年,人们已开始在空中居住,我们是最后一批因干渴而移居却未死的幸运者。然而,下面因缺水而死的白骨...

  • 卢沟晓月

    梦起金陵城墙下, 问道彭城已卸甲。 卢沟晓月莫相忘, 浴血抗战保国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梦吹散彭城18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zp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