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社会又出了社会之后发现,复杂的根本不是社会,而是人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使是很单纯的环境,很简单的人物,思想一动,就复杂了。
最近在看电视剧《人世间》,强烈建议大家有空也去看一看,里面虽然是始于70年代的故事,但却反映了很多现代社会的问题。
比如,孩子在哪里受教育的问题,买房子工作的问题,以及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
也或许,有些问题一直都存在,跟时代无关。
看了电视剧,又结合现实,我发现不管哪个时代,一些东西都是有迹可循的。虽然有些人不能代表全部,但是真的代表了大多数。
学生时代,我就遇到过对朋友比较“使”的出来的同学,比如,和她一起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她会经常忘带饭卡,然后刷了你的卡却从来不还。
像这样,没有特别多的感情付出,心里并不会觉得多受伤,远离就好。
而对于一些自己付出了感情,到头来却发现对方跟自己不是同道中人且甩不开时,就很痛苦。
这个时候,学会坚定的拒绝,非常有必要。否则,对方的“不仁”和自己的心不甘情不愿,便会慢慢消耗你的耐心。
很自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基本只考虑自己的需求,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你把她当朋友,真心对待,她只是觉得你对她“有用”。呵,谁不想当个“有利用价值”的人呢......
这样的人是不懂得“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的道理,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
就像电视剧《人世间》里周秉昆和他的朋友间,初见时,都是你好我好,但时间和事件,是会让你看清一些人性的。
有些做法,可能是被生活逼的,但你也可以选择不那么做。
就比如,春燕家有事想求秉昆当官的哥哥帮帮忙,人家有原则,不去帮,反而成了人家的错了。
再比如,秉昆把老家借给吴倩一家住,自己需要住时,换来的不是对方的感激,而是被剥夺住处的“怨恨”。
很多地方,人性都一览无遗。
然后,也就明白了,冬梅当大官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和她的平民百姓公公婆婆过多来往。
在其位,谋其政。百姓有百姓的难,当官的有当官的难,尤其是有原则的清官。
如果,冬梅爸爸妈妈过于通人情,帮了大家的小忙,开了一个先例,那么后面可能真的会有很多亲戚朋友们的无穷无尽的问题涌进来。
因为,人们总是欲求不满,总是站在自己角度,主观考虑问题,觉得对方有这个能力,就应该帮自己。
最后,我想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思想层次不同频的人,还是少来往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