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涟源印象

涟源印象

作者: 姜海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2-22 01:13 被阅读0次

      离开湖南涟源40多年了,从1969年到1978年底,在湖南涟源整整生活十年,经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去年有时间故地重游,重拾了部分记忆的碎片,将其梳理过后成文,献给朋友们,勒作纪念。

  一、六亩塘与165基地

      湘中偏西地区有个山清水秀的涟水河,涟水起源于观音山南,涟水从西蜿蜒几十公里一路向东,又有墨溪水和沿田江分别注入,汇聚成涟水河。涟水河由涓涓细流,穿过无数座高山峡谷,一路穿越,一路汇集,涟水河穿过了一片片种植着蓼草的田野,到达一个叫蓝田的古镇,巳经形成涟水河的主流。因此,古镇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涟源,意为涟水之源。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国家高瞻远瞩,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立足战争、争取时间建设战略大后方”和“扭转北煤南运”快速重点建设西南、西北煤炭基地,以建设江南煤矿“小三线”为重点的能源基本建设。煤炭部从全国各地调集了九个煤田地质勘探队、七个基建工程处,一个大型医院。一个煤矿机械厂对湖南煤炭能源进行了大规模的煤矿勘棎,设计和工业基本建设。

      涟源蓝田镇往西三公里就是六亩塘镇,四十多年前,六亩塘是毛坪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后将毛坪公社、芙蓉公社合并取名为六亩塘镇,六亩塘镇西南,有三座不高的山峦。六十年代时,这里一座山头是煤炭部第三工程处机关和生活区所在地,一座山头是华中煤田勘探165地质队所在地,一座山头是湖南省煤矿工人医院所在地,在往西行几公里就是湖南省煤矿机械厂。由于165勘探队进驻较早,这里统称为165基地。记得那时邮局寄信都写湖南省涟源县煤炭三处165基地,后来,华中煤炭地质勘探165队改为湖南省煤田地质勘探二队,但那个时期人们一直习惯的称这里为165基地。

165基地粮店

      二、我们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是湖南煤田勘探二队子弟学校,学生是二队职工子弟,煤矿工人医院职工子弟,和煤炭三处职工子弟。煤炭三处当时是中央企业,单位比较大学生比较多,后来就改为了煤炭部第三工程处职工子弟学校。它坐落在基地南侧的另一座山峦上,山坡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大片针叶松林,碗口粗细褐色的树杆,茂盛的枝条上长满了针叶。春天新的嫩叶呈淡绿色,老的树叶呈墨绿色。一层褐色树干,一层墨绿老叶,一层黄绿新叶,形成了一幅褐色、墨绿色、淡绿色相互层层交织,色彩斑斓的油彩图画。并不时的散发出松树的清香。我们校舍,在山腰上部阶梯型依山而建,山顶上是老师和学生们用上劳动课的时间,修建的大操场。山腰上还有一块学生们学农实践用的土地,每个班级一块,用来学农课时种植各类农作物。学校是七年义务教育,有小学部和初中部。当时每学年四元钱学杂费,包括课本和十几个作业本的费用,基本上是免费教育。学校老师也是来自三个单位。因为是子弟学校,学生们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学习圈子,基本不与外界接触。所以在湖南生活了十年,也没学会当地方言,乡音基本未变。我们的学校不大也不是很美,但我赞美学校,赞美老师,因为学校和老师给予了我们知识和力量,我们每一点进步和成长,无不浸透着学校和老师的心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在校的几年,正是狠抓教育的几年,学校对学生管理、教学质量还是比较严格的。这也为我们所学的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子弟学校我们为你骄傲,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四十多年过后,当我们想起校园,这里仍有最美好的记忆和魂牵梦绕的联想。在校园里,同学们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优美歌声,操场上打球跑步和各类锻炼身姿,都是那么的绚丽多彩,放射出七彩的青春光芒。

      四十年多后,这里发生了巨变,子弟学校已被开发成安置房,现在是一片紫红色的住宅楼,当年的学校已经无影无综。可我们记忆里的学校永远不会消失。在我们心中,它永远是一个美丽的,难以忘怀的地方。

煤炭三处生活区一角

    三、魚米之乡的生活

      165基地开始是没有商店、粮店和副食店的,买粮、买菜、买肉、买豆腐,买吃的穿的都要跑到四、五华里外的到涟源县城也就是蓝田镇上去购买。买菜是去三角坪街上或桥头边上的一家国营菜店去买,国营菜店的菜很便宜,但品种很少。三角坪也不像现在的三角坪农贸市场这么繁荣,记忆中是一条小街,早上有一个早市,菜是当地农民卖的自产吃不完的时令新鲜蔬菜。豆腐是凭票供应,在涟水河畔兰溪桥下的街道上,油豆腐三毛二分钱七块,水豆腐是两毛八钱七块。还有油炸豆腐泡儿,已经记不清什么价格了。不过买豆腐要提前去排队,是凭票供应去的,每天供应多少是有数量的,晚了就买不到了。

        百货商店是在蓝田镇最繁华的街道上,购买日用品什么的都去那儿买,布、肥皂、牙膏、鞋子等等,好多是凭票供应的。猪肉也是凭票去肉店或者就近的供销社购买,供销社是每隔一天杀猪,现杀现卖,一级去骨猪肉,八毛四分钱一斤,带皮带骨七毛二一斤。如果排队能买上一块肥点肉,全家都会非常高兴,会受到家长的表扬的。鸡蛋是论个卖的,是不要需票证,开始是五分钱一个,后来涨到七八分线一个,也可以去农村老乡家收购。各种鲜鱼也是不要票证的,大的鲤鱼、草鱼、鲢鱼五、六毛钱一斤,海鱼也是几毛钱一斤,小的杂鱼更便宜。粮食是凭粮本到国营粮店去购买的,一级粳米一毛一分钱一斤,糙米九分钱一斤。最奇特的是,这里供应小麦面粉吃按粗粮计算的,而且一斤指标可买一斤一两。粮食供应基本全年100%细粮。不好的年份有很少的鲜红薯和蚕豆,一斤粮食指标可买十斤鲜红薯。食油是每月每人四两的指标。都说湖南是鱼米之乡,确实名不虚传。

      湖南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江、河、湖、库星罗棋布。北有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湘、资、沅、澧四大河流水系分布全省,平均年降1450mm以上。稻谷生产全国第一,茶叶生产全国第二,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号称“九州粮仓,鱼米之乡”。在涟源生活的十年,吃的主食基本上是大米、白面,副食是猪羊牛肉,鱼虾,豆腐,鸡蛋和新鲜时令蔬菜,和同期的北方相比真的有天壤之别。在和同学聊天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十分珍惜在涟源的生活。感谢国家,感谢父母,让我们在湖南这片鱼米之乡生活了十年,感谢涟源在我们正长身体的时候,养育了我们十多年,让我们没吃了玉米面、红薯面和高粱米等粗粮,湖南涟源的十年生活真好。

        后来,为了方便职工家属的生活,基地有了商店、粮店和副食店。

蓝溪河边

      四、基地文体生活

        看露天电影是那时人们主要娱乐活动,基地有三个县团级单位,三个单位都有电影放影队。一部新电影出来,三个单位轮流上演,一般是三处先演,二队和煤医随后,三处先是在生活区东侧的一片空地上放映,后来因为空地盖了房子,就换到职工食堂东面铁路专用线旁的空地上演。二队和煤医是固定在自己的篮球场上放映,记得南方多雨,电影放映到一半时,因老天爷下雨而临时散场也是常有的事。

        那时除可看到中国电影,还可以看到苏联、朝鲜、阿尔巴尼亚、越南、罗马尼亚等国家的电影,中国电影除了八个样戏,还有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侦察兵》《创业》《艳阳天》《青松岭》《闪闪的红星》等一批优秀的国产影片。苏联电影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阿尔巴尼亚电影有《宁死不屈》《地下游击队》《广阔的地平线》。朝鲜电影有《买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地方》《看不见的战线》。罗马尼亚电影《多恼河之波》。越南电影《琛姑娘的松林》等等。

        那时没有电视,看电影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活动,由于影片较少,一部片子可能看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有些精典台词或电影桥断,都能带着感情的背颂下来。象“高,实在是高”“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等这些精典台词和脍炙人口电影歌曲被人们广为传扬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视是个很新奇的事物,三处电视是放在单身宿舍的一间房子里,用一根很高杉木杆撑上电视天线,电视是一台八的黑白电视机,每次观看都有雪花点和滋啦的响声,有时还得去转动天线,才能收到电视信号,只有一个台,每天播放的都是样板戏,我们几个半大小子看过几次,好像都不大喜欢,就不去看了,后来也没见到再放过。八十年代电视兴起的时候,我对同事说,我在七十年代就看过电视,很多人都不相信,我想就是我们当时在一起的小伙伴看过的也不多吧。

      那时各个单位都有文体活动,体育就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南方山地多,大块的平地少,没看到过足球场,篮球是那时的人们最喜欢的运动,各单位都有篮球队,各单位基层部门也经常进行比赛。县里也经常组织各单位篮球比赛,每天煤医篮球场,二队篮球场都能看到我们的身影,篮球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体育活动。 也是涟源最有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多少年后涟源被誉为湖南省“篮球之乡”。文艺演出是那个时代的特点,大一些的单位都有文艺宣传队,演一些歌颂时代,歌颂领袖,歌颂好人好事和先进人物的歌曲、舞蹈、曲艺。样板戏片段是保留节目,各个单位都参加文艺汇演和交流演出。涟源湘剧是湖南湘剧的一个流派,广泛流传于新化、邵阳、安化、湘乡一带。涟源湘剧的高腔,十分令人提神震撼。七十年代,在涟源看过湘剧样板戏《红灯记》,在娄底还观看过湘剧“十五贯”,涟源湘剧被定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涟源湘剧院也是唯一一个县级城市保留的湘剧院。

涟源湘剧院的演出

      五、蓝溪桥与面馆

        蓝溪桥是最能唤起儿时记忆的地方,儿时曾无数次走过蓝溪桥,那时并没有特殊的感觉。四十多年后再走蓝溪桥,心灵感受到震撼与碰撞。石桥是那样的沉静,它承载了千年历史的沧桑,蓝溪桥修建于北宋年间,清代晚期经过重修,三孔拱桥通体由青石修葺,桥面由有长形石板铺成,全封闭的石桥拦挡,看上去是那么的厚重,二十四级桥引台阶,也仿佛预示着什么。悠悠涟水,在桥下静静地穿过不停的流淌。一条涟水河养育了涟源千千万万优秀儿女。一座千年古桥,联接了涟水河两岸,方便了民众。那时,从蓝溪桥沿河往上游行走,密布着十八家染坊,每当染布季节,用蓼蓝染过的布匹放到河中漂洗,将这河水染成浅浅的蓝色。因此,人们又称涟水河为蓝溪。夕阳透过河两侧的民居,穿过石桥石拱,照在清澈的蓝溪河面上,像一幅美轮美奂的油彩图画,引得无数作家、摄影爱好者对其进了赞美和记忆。江南多雨,雨中的蓝溪桥经过沥沥小雨的沐浴,像出水芙蓉那样冰清玉洁。记忆着匆匆而过游人的脚步,记忆着涟水河畔沧海桑田的变迁,记忆着发生在蓝溪桥边风花雪月的往事,记忆着勤劳朴实蓝田人的江枫渔火。记忆着四十多年前一群北方少年的成长啊。

      啊,蓝溪桥你用时间的年轮,承载着太多太多的人世间的沧桑。

      有山有水有兰溪桥,当然也会孕育出舌尖上的美味,蓝溪桥面馆算不上山珍海味,可确实通过一碗面延续着地域文化,沉淀着历史的见证。过去涟源方圆几十里的山民,为了生活,担着木材、竹器、茶叶、蔬果、煤炭到蓝田镇上出售,再换些布匹、食盐、煤油等生活必需品回去。交易完成后,到兰溪桥边的面馆。要上一杯老酒,一碟下酒的火焙小魚干或油炸蓝花豆,一边歇歇脚,一边天南海北的摆一会龙门。然后,在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填饱了饿了半天的肚子,讲述着山里人的故事,倾听城里和外界的新闻。也得到了暂短的休息。蓝田镇上的城里人,早上吃碗热汤面,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面馆服务了大众,乡民们又成就了面馆,蓝溪桥面馆几十年的延续,确实有它生存的理由。四十多年前,一碗光头面,一毛二分钱。一碗肉丝面,两毛钱。现在的价格当然也是大众所能接受的市价,便宜、实惠快捷和方便。蓝溪桥面馆据说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这些年,离开这里四十多年,当年的那些北方伢子妹子,旧地重游回到蓝田镇上,都要到兰溪桥面馆去品尝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去寻找当年蓝溪面的味道和儿时的记忆。吃过后都咂着嘴说“好,好,还是当年那个味道”,愿蓝溪面馆将“蓝溪面”得以传承和发展,将其办成百年老店和知名品牌。

        一碗面做的好吃与否,能够长期生存,除了优胜劣汰的法则,必然也有他得以延续的道理。可谁又敢说它不是占了涟水河的圣名和蓝溪桥的灵气呢?

蓝溪桥与面馆

  六、少年的快乐与烦恼

      在基地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少年,这些半大孩子们大多是十五六岁,正是没有烦恼的年龄。他们最多的活动就是在球场上打篮球,钻山洞出“探险”,到河边游泳潜水,钻树林用弹弓打鸟,在拦河大坝上游泳跳水。

      一次,不知是哪个孩子在基地旁边上的一座山上,发现了吊在石崖上的大黄蜂的巢穴。蜂巢有水桶那么大,高高的掛在山崖上的石缝上,好奇无比的少年们决定将它消灭。先是拿着穿蚊帐的竹杆捅,可竹杆太短不够高度,就两根绑在一起,可蜂巢太高仍然够不着,用三根竹杆接在一起,但是又太细太软仍然不行。一个煤矿医院的子弟,从家里拿来了一个自制鸟铳,装上火药和枪砂,开枪用火药鸟铳来打蜂巢。没想到鸟铳是用铜管做的,打了两枪鸟铳的枪管就弯了。用枪打不行,一个伙伴就从老乡家找来了晒被子的竹杆,上面捆绑上从机修厂捡来的废旧带油的棉丝点上火,准备进行火攻。点着火后,两三个孩子抬举着另一头着着火的竹杆去烧蜂巢,黄蜂受到火的攻击和烟的刺激,从巢穴中飞出,疯狂报复和袭击人群。躲藏的慢的几个孩子,遭到了黄蜂的报复,被蛰的脸上、头上、身上都起了大疱,孩子们惨败。最后还是家长们担心孩子再去捅蜂巢受到伤害,把蜂巢处理掉了,一场人蜂大战才算终结。            涟源有多条河流,知名的桥就有一百六十座,为了浇灌两岸的田地,在河上修建拦河大坝,提高水位实现自流灌溉,用河水的高差动力带动水轮机水轮机再和舂米、磨面的机械相联。为乡民舂米、磨面服务。上世纪六十年代,拦河修筑水坝用来调节水位,自流灌溉,获取动力,在缺少能源动力的南方是一种主要的生产生活模式,涟源就有很多很多大、小拦水大坝。著名作家钱钟书《围城》一书中,“三闾大学汪处厚教授租的黑砖半西式住宅“德智园”与三闾大学校园隔着一条溪水,丰水时期走一个木板桥,枯水时期踩着河里的大石头过河”。书中描写的这条溪水,就是涟源的昇平河,沿着原三闾大学门前这条河逆水而上,转过几道弯,就有一座拦水大坝。大坝有七、八米高,坝上水面开阔平静,是游泳的好去处。逆水而上可游到原来的毛坪公社所在地。大坝以下是一块深潭,顺水而下可到涟源一中,也就是抗战时期的国立师范学院,《围城》中的三闾大学。大坝一侧装有水轮机和磨坊,一侧是一座高山。这里真可谓是青山幽谷,绿水长河。当你潜至河底可以清晰地看到河底的白沙和卵石。当你站在坝上纵身跳出不规则的动作,跃入深潭浮出水面,可以被激流冲至数十米远的下游。当年这里真是游泳、潜水、跳水的好地方。基地很多半大的孩子,夏季大部分时光都在这里度过,这里充满了青少年时期的快乐、兴奋和刺激。当他们疲惫后,躺在大坝上晒太阳休息时,也会考虑没有学上,没有工作,偶尔也会有庞惶和忧伤。与歌德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主人公维特不同的是,他们清纯的像这昇平河水。他们不会有少年维特那样复杂的感情,更不会悲观的拿起枪射向自己。他们烦恼着,快乐着,但有时也有一丝忧伤。

      他们在慢慢长大,慢慢变得成熟。谁知道,在他们面前将有怎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呢?

蓝溪桥

    七、围城与国立师大

        一九三八年,国立师范学院抗战时期为躲避战乱的烽火,迁到原安化县的蓝田镇,就是后来的涟源县蓝田镇。当时,在这里荟萃了一百多位全国知名教授。文化崑仑钱钟书先生1939年在这里任国师英文系主任。钱先生这里写出了世界名著《围城》。有了涟源,有了国师,才有了钱钟书笔下的《围城》,才有了著名醒世名言,“婚姻像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书中描述的三闾大学就是以国立师范学院的背景,它坐落在涟源一中附近,三闾大学大门钟楼经过80年的风雨洗礼依然耸立。门前的昇平河依然日夜不停地流淌,偶尔也发出马儿挣断了缰绳般的咆哮。

      《围城》一书中,汪处厚教授租的黑砖半西式洋房仍有一栋存在,物转星移三闾大学已不复存在,而钱钟书大师笔下的方鸿渐、赵辛楣、李梅亭、顾尔谦、孙柔嘉等人物,哪一个不是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深深的刻在历史的长河的记忆中。蓝田这块并不富饶的土地上,曾经哺育了国师大,国师大也用辛勤的汗水成就了蓝田,有了国师大,才有了《围城》,才有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同时,也成就了涟源蓝田的名气和地位。几十年后,在回涟源故地重游的火车上,偶遇一位不相识的老者,攀谈中问我去哪儿,我说去湖南涟源,老者说道:“哦,去涟源啊,我过去那儿,涟源过去叫蓝田镇,那有连源一中,就是《围城》中三闾大学的所在地啊,现在那依山还建了《围城》墙,很有名气的呀”,我茫然的点点头。八十年的物转星移,往事早已成为陈迹,这段峥嵘岁月,所创造的辉煌给蓝田这座古镇,增添了耀眼的光彩,也带来了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美誉。抗战中,国立师范学院成就了《围城》,又因《围城》使涟源美名远扬。

      抗战期间,还有一所大学鲜为人知,却也为涟源增添了光彩,他就是国立交通唐山工程学院。一九三八年,也迁至涟源杨家滩镇,租用当地刘氏大户的四所大院儿办学。三十年后,一九六八年煤炭部三处由唐山迁来涟源,在这个涟源小县,由唐山整编制的迁来的单位,一个是躲避战乱,一个是建设好小三线备战备荒,不说这不是伟大进步和稀奇,也是近百年,来国家已经强盛进步的体现和历史缘源吧。

      抗战时期,涟源已成为国统区的堡垒,有小南京之称,在相距不到30公里的两镇,就有两所国字号的大学。涟源这个并不富裕的山区小县城,成为了成百上千莘莘学子的梦想圣地和期盼。大学的到来也为蓝田这个古镇带来了繁华与文明。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由全国各地特别是长沙,为躲避战乱搬迁至涟源办学的学校就有十几所。这为涟源重视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涟源历来重视教育,四十多年前,当地小学生写字是用毛笔当书写工具的,二、三年级的学生都要上珠算课。七、八岁的孩子算账又快又准。记忆特深的是冬季寒冷,学生手提木炭盒带到学校,将脚放在木盒上取暖。改革开放后,涟源重视教育投资,涟源一中也成为湘中地区最好的中学。升学率年年提高,一中校园也是全国最好的中学校园之一。校院绿意葱葱,环境幽静优美,校舍古朴典雅,百年香樟树环绕校园充满了人文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校内《围城》墙,记忆着当年骄傲与辉煌。参天古树让人感到文化底蕴的积淀。 涟源一中秉承“明礼崇德,求知求真”校训,培育出一批批优秀学子,已成为湘中地区优质教育名校。

      涟源有丰富文化底蕴,栉风淋雨,薪火相传。这种尊重教育,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将会代代传承。愿涟源的教育明天会更好。

国立师范学院旧址

      在涟源生活了十年,受基地生活圈子限制,间隔时间长,水平有限等诸多因素影响,感觉还有很多很多没写出来,也没写深写透,比如涟源的民风民俗,涟源人的霸蛮之气,涟源普通百姓的生活等,父辈的业绩等等。如有可能放到《知青记忆》和《挖太阳石的人》中去描述和体现。拾起涟源印象记忆的碎片,还原四十年前的生活,说易也易说,说难也难。写的不好,请大家理解。

      此文作于2017年,应广大读者要求2022年2月重新誊写 。

      谨以此文献给那个时代的朋友们

            2022年2月

     

     

 

相关文章

  • 涟源印象

    离开湖南涟源40多年了,从1969年到1978年底,在湖南涟源整整生活十年,经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

  • 在涟源

    在涟源城里生活了十几年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一个小老板狼狈的背影和一个按摩师乌有的尊称捧着十几年时光的碎银和一大半青春...

  • 欢聚涟源

    我是南轩公第二十五代(万全公为第十九代)孙张志文(光、珂字辈),有幸参加中华张氏七瑛总会第三次宗亲代表大会...

  • 分开与遇见

    那个涟源来到肇庆的女孩子,来了一年,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湖南 当时听她说来自涟源的时候,小樱感觉特别亲切,把自...

  • 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

    十八岁那年,我在涟源实习了一年,在与家长沟通方面,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一位家长妈妈的话,“郭老师,请把他们当成你的孩...

  • 小城故事一涟源

    涟源市的称呼因处于涟水的发源地而得。这一称呼其实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之前称为蓝田镇(县),至于历史也是极其久远,...

  • 神医

    涟源人都在传安化有个神医,只要探一下脉就知道病人是什么病,而且任何病,只要不是癌,都能治好。我外甥女婿老家是涟源的...

  • 记年少时候二三事(三)

    我老家属于甘棠镇,离镇上有十几公里的距离。我们村位于双峰县和涟源的交界处,出了我们村子翻过一座山就属于涟源境地了。...

  • 急着再见

    风驰电掣的 除了路与风景 还有心情和时间 涟源再见

  • 【观展】涟源二中高九班同学聚会参观海文非遗馆

    4月8日上午,涟源二中高九班同学聚会,来海文非遗馆参观。岁月象条河,相逢是首歌。五十四年前在涟源二中校园,光阴似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涟源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bw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