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气的时候我怎么说 | 正面管教摘 | 思

生气的时候我怎么说 | 正面管教摘 | 思

作者: 学习的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0-02-21 17:31 被阅读0次

假设孩子和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等大家情绪平复了,你可以再找孩子谈一谈:“宝贝儿,很遗憾你生这么大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能够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怒气的其他方法。”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建立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短期有效,但长期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

思:

我试着告诉孩子他我的感受,但似乎这并不能帮我解决我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我只是照搬了这些概念。没有理解作者真正讲的概念。

孩子的问题也许我没有真正搞清楚是什么?他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只是关注了他现在没有按照我的想法,我的要求去做。

他告诉我妈妈我不会,我说不要说这,试着去读,去做错了没关系。而他不能明白,只是呆在那里什么都不做。

我很生气的不再讲话,因为我的内心知道这时自己很有情绪。说什么都会伤害到我们两个。他一定也很郁闷,他内心也很痛苦我不会啊!

这时我该怎么做呢?让他放弃。现在自己都没有找到方法怎么能要求孩子呢?

无疑,惩罚不满足以上任何一条标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认为惩罚能让孩子吸取教训。事实上,惩罚不会带来改善的动力,只会是教给孩子四R中的一种或全部。孩子或许没有意识到当下的心理动作,但是,他们未来的行为就是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

运用3R方法矫正自己曾经在孩子身上犯下的错误。

①承认(Recognize)——“我犯了一个错误!”

②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③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看成是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否则,我们将倾向于认为自己无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

思:

我现在要学会的是学会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不要以惩罚孩子为手段来达到我教育他的手段。

成长是痛苦的,改变是痛苦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应该想想怎么做,而不是说我不知道怎么做,只要想办法去做了,去试了,去实践了,我总能找到方法。

相关文章

  • 生气的时候我怎么说 | 正面管教摘 | 思

    假设孩子和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

  • 见感思行-听《正面管教》-20190610

    见:已经不知道听了多少遍《正面管教》,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生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感:正面管教的核心就是“和...

  •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一 心态第一,管孩子的时候如果生气,说明管孩子的方法是不对的!积极的纪律就是正面管教,用和善和坚定的环境来...

  •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我与正面管教 1.1 我对正面管教的理解 通过《正面管教》这本书以及家长课堂的学习,我总结正面管教的内容主要分为三...

  • 《正面管教》听摘

    一、你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我发现自己有个不太好的习惯,读一本或听一本书时,我喜欢随手拿起一张纸那一支笔边读或者边听...

  • 摘 录—正面管教

    当人们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正面管教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孩子。对于行为的改变来说,...

  • 积极的暂停

    积极的暂停 《正面管教》“综合应用”章节,介绍了几个关于积极暂停的方法。 卫生间的使用技巧。“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

  • 综合应用-搞定顽皮熊孩子之《正面管教》第10天第11章打卡

    【6.19/正面管教/第10天/第11章综合应用】我觉得这个方法对我有用:你可以告诉孩子们:“当我生气的时候,我会...

  • 温柔而坚定

    读完《正面管教》,掩卷长思,盘点错误,寻找开朗。 《正面管教》的核心思想是“温柔而坚定”。所谓“温柔”就是让孩子感...

  • 12张 正面管教思维导图倾情奉献

    “所有学过正面管教的家长都希望老师能学习正面管教,所有学过正面管教的老师都希望校长学习正面管教,所有学过正面管教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气的时候我怎么说 | 正面管教摘 | 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fh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