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作者:季羡林
简介:这本书精选了季老先生1933年至2006年创作的文章,时间跨度超过70年,全书分5个部分,共计40篇文章。写了季老先生对时间流逝的坦然,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对真实自我的表达等。
读后感:
这本书粗读时,让我觉得乏味,可待我静下心细品,方觉可贵。首先创作时间的跨度就令我感到惊奇,也难怪他说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一切。
他本身的经历就叫人惊叹,他经历过辛亥革命,经历过“洪宪称帝”,经历过军阀混战,经历过国民党统治,经历过日寇入侵,经历过抗日战争,其间又在欧洲住过十年,亲身经历了“二战”,又经历过解放战争,经历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如此经历,光说出来,就令人觉得不简单。
当然,我还喜欢他书中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以及他的理解与思考。
关于母爱,他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关于成功,他说,“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勤奋、机遇。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概莫能外。”
关于处世态度,他说,“人生在世一百年,天天有些小麻烦。最好办法是不理,只等秋风过耳边。”
关于人,他说,“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
关于生命,他惊叹于丝瓜生长的力量,一根小小的藤蔓,竟可以爬到三层楼之高,还会精准的给成熟的丝瓜找到容身之处,不至于掉落或压垮丝瓜藤。
关于种花,他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关于自然景观,他曾追求特意到某个地方去看日出日落,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火车上看到日出,方觉风景有时随处可见,只是需要发现的眼睛。
季先生的书中还有很多观点,关于人生,关于生活,关于生命,关于友谊等等。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先生的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书中还有不少豁达的观点和金句,分享几句我最喜欢的:
1.天不会总是晴的,人世间也绝不会永远风平浪静。
2.一个人如果自认还有一点力量、一点权威的话,应当向敌人和坏人施展,不管他们多强多大。向弱者发泄,算不上英雄汉。
3.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4.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