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活着》: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想法

读《活着》: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想法

作者: 许安戈 | 来源:发表于2016-06-03 18:46 被阅读85次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诚实地说,我对于《活着》中福贵所处的时代或他的苦难生活并没有切肤的体会,也许是因为那个时代已经离我远去,也许是因为我尚在青春,并不懂何为生活。正如没有在深夜留下泪水,就不足以谈人生。我只好感恩20年的平坦生活,让我不曾理解苦难为何物。

然而我还是被震撼了,我不知道,也说不清楚这部小说触碰了我心中的哪个角落,但我感受到了有一些态度在悄悄变化着。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在面对一件事、某个选择时的思考与态度会让我猛然想起:这就是《活着》教给我的。

“太惨了”是我看完这本书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这样的经历恐怕也很少有人会表示“深有同感”。我相信大多数人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表达同情。一个人怎么可以经历这么多,被历史的洪流卷进卷出,而在垂暮之年豁达至此。让我震撼的便是第一人称叙述时的那种淡定、冷静,近乎没有人情味的冷静。我以为福贵会在某一处痛哭流涕,故事难以继续讲述,可是并没有。他一如既往的冷静,甚至很少表现痛苦,而是幸福。一生的苦难,没有让他倒下,反而越活越硬。一生的苦难变成他活下去的能量,“活着”就是一种巨大的能量。

也许死对于我们这种没活多久的人来说是无关痛痒的,一个个至亲相继失去也是遥不可及的,可是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这都可能是每个人的人生缩影,然而有几个人可以坦然承受一个个相继失去而自己活着的现实,活着是残忍的,而《活着》是幸福的,也许我可以断言,看过《活着》的人不会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在我年轻的当下,不断探寻人生意义,追寻高尚,《活着》给了我一个纯粹的答案: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我现在还是无法理解,且将问题放在这。为什么活着就是为了活着,那么梦想、爱、家人……是可以通通忽视的吗?也许数十年后我可以给自己答案。

余华的书我还读过两部,《兄弟》和《在细雨中呼喊》。后者与《活着》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噬人的冷静,即第一人称叙述的淡然。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相关文章

  • 2020-06-26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余华《活着》

  • 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余华在《活着》的序言中如是写道。 读《活着》一书的原因,主要...

  • 爱我所爱

    《活着》里的福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

  • 《活着》

    《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 《活着》 --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活

    《活着》里的福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

  • 周记11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活着》 一.备考 备考算是进入状态...

  • 在最该追梦的年纪里自认平庸

    “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

  • 我与《活着》——读《活着》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余华 谈起我与《活着》的渊源,得先从电影《活着》讲起...

  • 读《活着》: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想法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诚实地说,我对于《活着》中福贵所处的时代...

  • 活着就好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余华 《活着》,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三遍了,可每次读,都会被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活着》: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想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hl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