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朝诗人“小李杜”
唐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块亮丽瑰宝,它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伟大的丰碑。自唐以后,中国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唐诗开始的。
这座伟大丰碑的背后,站着一群灿若星河的伟大诗人。“李杜”就是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这当然指的是李白和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都是杰出的伟大诗人,他俩都生活在盛唐。
其实这些代表人物中,还有“小李杜”,即李商隐和杜牧。名气与“大李杜”相比是小了点,但诗词才华并不逊色,同样堪称伟大的诗人,他俩都生活在晚唐。时代决定命运,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一粒尘埃,每个人的命运也都脱离不了他所处的时代。
李商隐一生作品颇丰,诗词成就最高,流传下来的有大约600首。《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收录了24首,单论数量排名第四,排在杜甫、王维、李白之后,足可见其在唐诗中所处地位之高。
要是只谈个人喜好,我更喜欢李商隐。李白是大诗人不假,可这人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常常放飞自我,逢酒必醉,自己倒是过得潇洒,可要是与这样的人共事或做朋友,那必须要有一颗强大的不怕虐的心脏。而相比之下,李商隐更平民化,更接地气,更食人间烟火,更懂人情冷暖,不仅有才华,而且确实也是一位重情重义、善良体贴的真君子。
李商隐是一位情诗达人,他的情诗传唱千古而不衰。他的情诗之所以能够深深地感染人、打动人,穿透灵魂,是因为他的背后,站着一位同样伟大的妻子,给了他宝贵爱情的滋养。
人们熟悉的诗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到了今天,多用来形容鞠躬尽瘁干事业的教师科学家等群体,其实这是李商隐的一首情诗,它的本意是描写情人之间相思之深,以及彼此之间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李商隐是不幸的,因为他出生在晚唐,而且还是一个普通的穷苦人家,官场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困潦倒,一生都在流离颠沛,厄运总是伴随着他。
李商隐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温柔善良的妻子——王晏媄,收获了人生最宝贵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感天动地,足以传唱千年。
王晏媄正是站在李商隐诗词背后的那个人,不了解王晏媄,你就无法真正理解李商隐一首首饱含血泪与深情的诗词作品的背后深意。
二、偷看吴王苑内花
晚唐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盛唐气象已经一去不复返,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激化,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公元813年,李商隐出生在一个穷人家庭。
李商隐是一个没有童年的人。他9岁时父亲去世,身为长子的他开始担负起养活一家老小的责任。打工子弟古来有之,李商隐就是其中较早的那一位。那个年代没有砖可搬,他干的最多的是舂米和抄书,多少带点技术含量。
及至成年,他就开始四处奔波求职以补贴家用。那个时候,唐朝的中央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割据一方的节度使们权力都很大,不受朝廷管辖也是常有的事。这些地方大员们常常需要聘用文人装点门面,并为他们出谋划策,写写画画。而这样的差事正是才华过人的李商隐所擅长的,也同样是他所需要的,因为他要养家糊口。
公元838年,25岁的他遇到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王十分欣赏李商隐的才华,邀请他西进甘肃泾川,做自己的幕僚。
受聘于王茂元的这份工作,无意中成就了他一生的姻缘。正是在这里,李商隐遇到了他生命中的挚爱——妻子王晏媄。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受聘于父亲门下的穷书生那么多,而王晏媄却偏偏看上了李商隐。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
如果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在精打细算地权衡着自己的利弊得失,这个人间也就没有爱情可言。
王晏媄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她十分欣赏这个清贫书生的满腹才情,丝毫不在意世俗意义上的门当户对,一心一意想要嫁给他。
常年寄人篱下的生活,使李商隐养成了敏感而自卑的性格,而王晏媄的出现,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李商隐的内心世界。遇见王晏媄,他的世界开始变得阳光明媚起来。
初次的相见肯定是动人心魄的,李商隐创作了一首《无题》,记录下这美好的相识相见。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诗意缠绵朦胧,极尽赞美与惊喜,李商隐简直有点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敏感而多疑,也正是诗人性格的写照。
收获了爱情,李商隐对未来的人生之路充满了新的期待。
李商隐的传世作品中,尤其是无题诗最受后世称道,《全唐诗》中共收录他的无题诗有16首之多。透过他那些缠绵凄迷的无题诗,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一个一生都郁郁不得志,左右为难的苦命诗人。
他的无题诗不少都是歌颂爱情的。他是唐朝诗人中当之无愧的情诗王子。(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