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是乎”丛谈:美不美,家乡水

作者: 乡土中原 | 来源:发表于2022-11-02 19:36 被阅读0次

和众多作者、读者一样,我也是一位身在他乡、心系中原的游子。

离开家乡三十余年,一路拼搏奋斗,不负韶华、永记初心,我终于混成连自己都不满意的模样-现实和理想在差距中晃悠,似乎还算事业有成,却也常存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缺撼,人生就这么继续平凡着。

我常常想念少小的快乐时光,豫西南乡村的万顷沃野、一片小花都是梦里的真诚感动;《乡土中原》里的蒸面条、韭菜饺、炕火烧、卤猪蹄,杏梅子、大白桃、花甜瓜、马苞蛋都是滋润心田的最美记忆。

阅读和品味的同时,我常常把文中的插图下载下来,保存在电脑中,虽然只是一个石磙碾盘、半截土墙老屋,甚至是被炊烟熏得漆黑的灶房、杂乱无章的农家小院,但它承载的却是乡邻和谐、鸡犬相闻、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也正是如此,《乡土中原》这个平台才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和编者作者的不懈装扮,因为这里有最亲的乡音、最美的画面、最深的情感。

我清晰地记得,八十年代初某年的一个盛夏,我家同族一位在东北边陲当兵的叔叔从外地回来,他身背一个大大的黄铜材质的炮弹壳,里面装着当时较为稀缺的白糖,那是他孝敬母亲的最好礼物,吸引着我们这群小孩子羡慕的目光。更为吸引我的,是叔叔的一口普通话,以及用普通话讲出来的外面的故事,记得他讲珍宝岛战役,讲胆小的兵训练手榴弹时,因为紧张把拉开冒烟的弹掉在脚下爆炸,讲怎样把被子叠成豆腐块的模样。

他的每一句话,都是我向往的外面世界。于是今天的我也在想,家乡的亲人也一定很想了解外面的世界。

这是一张极其普通的照片。我生活工作的浙中小城,一个寻常的傍晚,静静的婺江穿城而过,几位并不算老的老者正在江边垂钓,每一根丝线、每一个晃动的浮漂都是钓者的关注和希望;不远处是悠扬的音乐,有人在专注的跳舞,也许他们是一对相濡以沫多年恩爱的夫妻,也许只是普通的朋友、邻居、同事,甚至只是对舞蹈和健身的单纯热爱;在旁边,是若无其事的中老年男子、年轻的妈妈,他们在观望这人间烟火的同时,自己也不小心走进画面,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无非是看看别人同时也被别人看看;江岸边的林荫道上,一位帅气的小孩子正在平坦的石板路上轮滑,这寻常的一幕,只是他童年的日常,但足以让我感动了半天,这是青春、这是希望、这是朝气,这是最美的年华,你、我、他曾经也都这么青葱年少,无忧无虚、纯洁如镜。

这张照片,是2022年5月25日的傍晚,我无意中拍到的。那一刻大约是下午六点半左右,那天我和家人约好,晚上做个芝麻叶面条,而芝麻叶,是我早晨上班出时就泡好的。这点芝麻叶,是我八十岁的老父亲去年在小区旁边一块空地上“违规”种植的,冒着被某些人粗暴拔掉的风险,这些倔强的小苗终于长到一米多高,采下来的一点芝麻叶弥足珍贵,老父亲以传统技法加工出来,包在一个塑料袋珍藏在冰箱中,他和母亲舍不得吃,专门给我送来,还不忘时时提醒我,等你有空了,好好泡泡,腌个葱花下个面条,这可是“正装”东西!

这一天,工作很忙,但我一直惦记着晚上这碗芝麻叶面条。

在公司,我位居中层正职,管着十几号人一堆业务,亲戚朋友同学眼中衣着光鲜的有职人员还是领导干部,其实在这碗芝麻叶面条里,一样写满了辛酸和无奈。

一天的工作下来,到了下午下班时,我微信给家人:今晚不加班,晚上芝麻叶面条。那头回复OK!六点十分,收拾好办公室准备下班,突然接到通知,第二天去陪同一个上级调研组,出城就要做核酸检测,没有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不能出城。于是步行赶到最近的一个检测点不用排队顺利采样,转身离开采样点,再次接到通知:今晚七点开会,需要你们准备的工作有……凭经验,我知道这个晚上不加班到十二点,是休息不了的!

于是再发微信,你先下面条吃吧,芝麻叶给我留一半儿,我加会儿班回来再做,那头回复OK!

晚上七点准时开会,部署任务、领导强调、讨论决定若干事项,走出会议室,一看表,九点!我们部门受领了四份材料,必须连夜赶写出来,第二天早上七点送审,八点半准时出差。

凌晨五点,写好材料,自我感觉良好,签上字,送审,通过。一脸的高兴,忘记了一夜没睡!

让人笑不起的是,上级调研组因为某某原因,推迟行程。

那好吧,该干啥干啥,等行程确定了再说。于是约定,下午下班回去吃芝麻叶面条。

26日下午,接到通知,调研组来了,马上动身前往陪同!

就这样,出差快回来时,我再次想起那些腌着的芝麻叶和葱花,家人说:不知道放坏了没有?毕竟三四天了!

27下午出差回来,我仍然没有吃上心心相念的芝麻叶面条,再次翻看手机里保存的这张照片,看到人家的一图温馨,我多想,马儿呀,你快些走哎,快些走,等到退休了多好,可以江边钓钓鱼、散散步……转念又一想,这是多么荒唐,谁不盼望青春永驻,还有人盼望早些变老?!

歌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钱钟书也在《围城》里写道,某某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荷锄夕阳下,还是老家好!

相关文章

  • “豫是乎”丛谈:美不美,家乡水

    和众多作者、读者一样,我也是一位身在他乡、心系中原的游子。 离开家乡三十余年,一路拼搏奋斗,不负韶华、永记初心,我...

  • 美不美、家乡水。

    人们常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由于这次疫情困守家中四十余天之久,对这古语更是有深切的体会!在社会人际关系日...

  • 美不美家乡水

    我的家乡并不美,一切只不过是自然而已…… 这个石拱桥不是哪个历史时代遗留下来的古迹,它普通、沉静的在这里跨越了一年...

  • 美不美,家乡水

    春日返乡,最令我感到惊讶和喜悦的是远离城市的偏野山村,乡亲们终于喝上了自来水。 自来水,这种...

  • “豫是乎”丛谈:漫谈古代的私塾制度

    提起私塾,现在的年轻人已经相当生疏了。受过私塾教育的人,健在的也为数不多了。但私塾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 “豫是乎”丛谈:关于时间与空间的无限遐想

    01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 时间的度量单位是时分秒、日月年,空间的度量单位在一维的情况下是...

  • 求上联

    偶得一下联,求上联。下联为: 豫是乎丛谈谈天谈地谈格局古也谈谈今也谈谈乡土中原半月谈 1.乡土中原:微信公众号名称...

  • 十五月儿圆

    何时归故乡, 坐在小河旁。 清晨看日出, 傍晚看夕阳。 美不美家乡水, 亲不亲故乡人。 水是家乡好,鱼儿荷塘跑。 ...

  • 当我们在谈论乡愁的时候,莫忘记还有另一种乡愁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故土是美的,美在我的魂梦中;乡愁是美的,美到忧伤。 “乡愁”看似简单的两个字眼,它...

  • “豫是乎”丛谈:人生一场秋雨,所幸遇见你(下)

    四、此情可待成追忆 公元851年,西川节度使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去四川做自己的幕僚。这时他的妻子已经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豫是乎”丛谈:美不美,家乡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ve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