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投资,是当下付出而延迟汇报的一种投资,对一个家庭而言,从幼儿园小学起就开始教育投资,有的家庭甚至更早,这是一种持续投资,一般等孩子步入社会才能开始回报,这个过程很漫长。
贫穷会影响教育的质量。贫穷的家庭要持续供应一个或者数个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并不容易,需要这个投资早点回报的时候,教育会被中断,供应孩子读书要花一笔钱,孩子工作能挣一笔钱,即使比继续接受教育再工作挣钱少也“划算”,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一反一正差很多。我的父亲是因为这个原因读了中专,因为那时候爷爷过世了,作为家里的老大,他责无旁贷需要早赚钱养家。轮到我们这一辈,父亲要我初中毕业考中专,毕了业正好供应姐姐上大学,我不知道他那时候以为自己心肌埂塞命不久矣(很久以后才知道是误诊),我死活不同意,瞒着家里报了高中,高中录取通知书下来,父亲让我复读一年考中专早挣钱供应姐姐,我说半工半读我也要读高中上大学,后来是五叔答应父亲他帮忙供应,我才读了高中,上了大学。
长远眼光是需要经济基础的。父亲知道读大学对孩子好,但是更知道读中专可以至少提前三年挣钱养家。因为这个原因,我很多优秀的同学选择了考中专,那时候中专取分高,并且在高中之前录取。
《红灯记》里唱:“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是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再教育是一种再投资。考的学校不理想、工作不理想,仍有很多可以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也就是再投资。熟悉的中专同学里面,有一位留校任教继续深造,学问做得很好,其他很多没有选择再教育的,并不理想;大学同学里,有的工作后安于现状,有的选择考研考博,同样也实现了阶层跃迁;没有考学选择就工的同学,不安于现状选择不断成长自己的,很多也闯出了一片天,甚至更加广阔。同样的工资,是用来泛泛的人际交往喝酒喝茶,还是用来接受再教育读书学习用来成长,一段时间后,是有区别的。
网友评论